这主要从学校自身来作大文章,其主要途径就是发挥校本教研的作用。
首先教师要有自主的学习意识、自主的反思习惯;学校要发挥教研组和教师群体间认真研讨的氛围与平台,实实在在地开展课改实验过程中诸多问题的自主研究,也就是要积极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从而达到引领教师把教研走向课堂教学,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课改能力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校本教研的主要途径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骨干教师引领,听评课等方面从其 *** 作主体来讲就是教师个体、教师群体和骨干教师,听评课。
因此,校本教研就是教师个体的自我反思、教师群体的同伴互助、骨干教师引领,听评课四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依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统一体。
同时也认识到教师把教研走向课堂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学校要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促进广大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必须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骨干引领、听评课等方面作为工作的切人点,开展学校的教学研究活动。
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可以是校内教师互听互评,也可以是校级之间交流互动。
把听课评课活动作为教师教研走向课堂教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切入点。
以教研为抓手,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开展课堂教学听评课活动。
但不能盲目听课,可以分三步走,即骨干教师上课改示范引领课.新参加工作教师上汇报课,最后带动全体教师全员参与。
公开课教学。
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由校级骨干教师上示范课,通过听评课,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的作用。
全员参与听评课活动。
形成“人人上课,个个评课”,“一人上课,全员听课、全员评课”的教研氛围。
听评课时要求每一位教师上课前是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课堂上是否上好每一节课,课堂上教师教给学生学法是否有效,学生学会的程度是否显著。
来强化教师的课堂行为。
听课教师一边听、一边思。
既要看教,又要看学,二者兼顾,并做好听课记录,为评课做好准备。
在评课环节,评课活动由校长、教导主任主持,教师参加评课,课堂教学蕴含着众多的教学规律。
听课教师从“教与学”、“讲与练”、“主导与主体”、“学知识与学做人”、“学知识与提高能力”的有效落实上进行评议,评出了优点和缺点。
并讨论、研究了以何种形式来组合,又以何种形式来优化会可能带来显著的教学效果。
跟踪课堂教学成果,让广大教师以教研促课堂,以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同时强化自主研修。
通过学习名师录像视屏课堂,网络研修等途径加强教研课堂化的工作格局。
教师个体的自我反思。
对自己在教学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自我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自我反思是自我和教学的自我进行对话的过程,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
在教学中,教师的自我反思可以根据时间,区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
课前反思:是一种通过备课等进行预设性的反思,这个阶段的反思可以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更为有针对性、实施性。
教师长时间的课前反思,养成了课前预测、分析和反思的习惯,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研究性的实践活动。
课中反思: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反思,可以处理和思考即时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样能使课堂教学活动得以高质、高效、顺利地进行。
养成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习惯,对教师的教学调控和教学应变能力也是一个提高。
课后反思:在结束课堂教学之后,及时并有效地回顾自己的教学活动,批判性地反思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反思自己教学活动中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这样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提高反思水平,长期坚持,可以使教师成长为一名反思型教师。
重视教研组互助。
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前提条件,而教研组互助则是校本教研的基基础。
校本教研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与意见,形成相互交流经验、相互切磋心得的研究团队。
在教研组互动中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积极开展课例研究,定期开校本教学研讨会,并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鼓励教师各抒己见,大胆批评,促进教师与教师的对话,从而促进全体教师的共同提高。
发挥学校骨干引领作业。
校本教研是基于学校、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骨干教师是学校科研的先行者,在教研和课堂教学方面具有优势,可以为校本教研提供专业引领作用。
这是个很客观很现实的问题。
做过教师的,只要没有沽名钩誉之嫌,是很反感引领、培训、教研等这些词汇的。
这些词汇,其实都是空洞的,对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效应是微乎其微的。
这些口号,学校领导在写总结汇报时是可以用的,而且是必须的。
我建议引领者、培训者、教研者等这些教育战线上的佼佼者,潜下身子到基层学校担任与普通教师的同等的教学工作量,经过期中、期终考核检验,你的教学成绩优胜于普通教师的,你就有资格说话。
教师们不用你引领,也会趋之若鹜,跟着你学的。
你若高高凌驾于教师之上,只是空谈,不仅不能引领,反而会增加老师负担,干扰老师的正常教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