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历程写什么

成长历程写什么,第1张

成长历程写什么 写一件在成长过程中懂得某个生活道理的作文400字

成长,让我懂得什么是爱 昔日在巢里嗷嗷待哺的雏鹰,终究会成长为在蓝天展翅高飞的雄鹰;昔日在花萼上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终究会长成娇艳欲滴的鲜花。

然而,成长,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爱。

小时侯,我在离家很远的一间小学读书,妈妈每天踩着自行车送我上学。

不管风吹雨淋,从不改变。

那时我是个顽皮的小孩。

一天,放学的时候,我在校门口看见妈妈,我突发奇想:我今天不让妈妈载,自己走回家!于是,我从学校后门走。

而妈妈在前门等我。

那时候正好是夏天,路旁的知了不停的鸣叫,在我听来那是一首优美的旋律,仿佛在讲:“回到家后妈妈肯定很惊讶,肯定会夸我的。

”我就这么走啊走。

天空都拉下帷幕,我却还没走到家,快到家的时候,忽然听见背后有人喊我,转身一看是妈妈,妈妈脸色惨白,眼里满是泪水,我惊呆了,妈妈上前来抱住我:“你怎么在这?你不要吓死妈妈啊?”当时我什么都不懂,还笑妈妈:“妈妈你这么大的人了还哭鼻子,羞羞脸。

”妈妈听了我的话笑了,拉着我的小手回家。

当时感觉妈妈手心里都是汗。

现在我已经长大,在家里,妈妈从不让我做家务活。

洗衣,做饭妈妈一个人都包办。

有时看她累了,想帮他洗地板,妈妈却说:“这些事我来做,你赶快去读书。

” 晚上睡觉的时候,无意间碰到了妈妈的手,妈妈的手都是茧,也很粗糙,岁月在她的手上,脸上留满了岁月的痕迹,妈妈看起来比同龄人老了许多。

现在的我,已渐渐长大,随着时间的流逝,让我懂得了,为什么那时候妈妈的眼里都是泪,为什么妈妈的手那么粗糙,那是因为爱,妈妈爱我,所以那时候妈妈才会那么担心,那是因为爱,妈妈爱我,所以所有的活她都包办,不让我受委屈。

现在,我体会到了妈妈对我的爱是多么伟大。

成长,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爱。

应该多用修辞手法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受到了哪些帮助?

我谈谈我的成长经历,三岁多丧母,算是人生中的第一个不幸,九岁那年父亲给找了个继母,也就马马糊糊度日如年,十岁那年因下池玩耍,遭到父亲毒打吓的不敢回家,晚上在村里的树上睡觉过夜,第二天思来想去和弟弟俩人,决定到外公家离我们村大概70里路程,下午动身天黑赶到县城,就在广场的麦简堆里过了一晚上,八点又向外公家方向赶路,先天吃了早饭饿到第三天,实在走不动路了,就在柿子树底下拾落下来的软柿子充饥,因年龄小地名住不清,饿的肚子鼓鼓叫就在过路人家讨碗面汤喝,一直到第三天下午,总算寻到外婆家里,已饿的头晕脑胀连话都不想说一句,就这样在外公家躲了40多天,父亲才找上门来,回来后又是一顿暴打,从此就停学在队上做些能所其力的农活挣工分,有一天队里的一只小牛眼不明掉到池塘里,当时我在担水就脱衣服,跳下去硬把小牛拖上岸边,救下这可怜小牛生命,后来它能干活拉磨子,大队支部决定给我奖励衣服全身,在那个年代可值钱了,我内心多么高兴自豪,因干活肯 卖力认真负责态度,受到大家好评认可,十八那年被推荐当上队里管员,大队支书又动员让当队长,我当时跳出农门,到外参加工作,巧与1971年邮电局招工,我于六月份辞去保管员,参加邮电工作担任乡邮员,72年转为政式职工,多年工作认真负责,于82年担任支局付支局长职务,85年在大所担任所主任,91年任名为支局长,<脱产>支局长专门搞管理,2000年申请内退,2000七年办理了正式退休手续,因退休金较低少,一直在打工挣点碎钱补贴家用开支,止今还在继续努力干,我的一生坎坷不易,可也有风去运转时,今年在头条微信中认识了一个网友,他经过多日谈论中,认我为干爸,见我手机老化难使用,慷慨解囊打给我壹仟伍佰元红包,让我换了部新手机,我过生日时他又主动打来生日礼物弍佰元寿款祝贺,我们情投意合,关系不断加深,每天或者隔天都有说不完的心里话,古人韵,人逢知已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这也可能是缘分命运结合之因吧。

现在,我说说在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帮助的那些事儿。

我从少年时代起就爱好写作。

不管写得好不好,就是爱写。

写了,自我欣赏一番,如觉得好,就往报社或者文联什么刊物投个稿。

那个年代,反正寄稿子也不要花邮票钱。

自己用作业本上撕下来的纸,糊个信封,剪去右上角,在剪角下面写上"稿件"二字,一般都能寄到。

那时我读中学的那个学校属于江阴县。

写稿子被《江阴日报》和县文联的《文艺演唱》发表。

发表了几篇,就写信感谢一下编辑部,也表示要老师进一步指导一下。

先后收受了几封信,其中有兩封是署了名的姓,一封是牟达写的,另一封是陈正明写的。

前一封信说,梅花扑鼻香,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有冰霜苦就无梅花扑鼻香",指岀要写好,就要多练多写,且要坚持写作。

后一封信则告我,写作要有激情,要积累生活,诗要写得优美和朗朗上口。

其实,当初我只是一个十五岁的中学生。

收到编辑部寄来的署名来信,我自是高兴和激动。

当时尽管不知道他俩是谁,但在我心目中,他们是"大人物",他们是老师,他们是文人。

于是,我反复地看这两封信,并且领悟其中的道理。

懂得了要写好,必须坚持写,必须积累生活,必须要有创作热情。

我努力按这两位老师的要求学写作,不断努力,不断地写,使我的作品在全国二十多家报刊得以发表。

我自己呢,也终于成了教授、省作家协会会员。

要说帮助,这两位老师的这两封信,在我写作起步的时候,给了我极大的帮助。

可惜的是,我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北京的大学,工作又到了湖北。

我至今也没有见过帮助过我的老师。

只是近几年回老家参加中学校庆,通过打听得知,牟达是当时的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正明是当时的县文化馆馆长。

感谢你们,曾经帮助过我却从未见过面的牟达老师和陈正明老师!而当年的中学生,就是我,名叫柳菊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6122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3
下一篇 2022-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