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象里,我们年少时认为的差生,不会有出息。
不料,长大后往往给了我们一记响亮的耳光!真正的差生是这样的:不认真学习、不遵守纪律、上学迟到、不尊敬老师……几乎所有的贬义词都聚集到一个人的身上。
它区别于我们习惯上所说的“差生”——学分差的学生,但我们依然保留着称呼的习惯,通常把“学分差”的,唤作“差生”。
有的学分差的孩子,往往也携带了某个不良的习惯和行为,比如课堂上思想开小差……那个不良习惯,也往往是直接导致学习成绩上不去的原因。
这么说来,差生真的没有优点吗?有!世界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爱迪生小时候学习不是很好,他学母鸡孵鸡蛋,被人嘲笑为调皮。
谁也没想到他的未来会和伟大的发明家扯上关系。
我的本家小叔,小时候就爱拿扳手、钳子瞎鼓捣,二奶奶成天跟在后面训斥:“整天就会出洋相,上学怎么不专心的。
以后就等着种田捋牛尾巴吧……”想不到,小叔长大后创业做了建筑工程的老板,一些建筑机械出了毛病,大多都是他自个儿修理好。
我一个初中的同学,非常调皮,凡事他一出头,就有几个同学效仿他的言行。
为此,真没少挨班主任的教鞭敲脑袋。
后来参军提干,职位座在了团级,是我们都没有想到的。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他们的成功,却正是当年大人眼里的“调皮”。
对一个差生预言人生的未来,结果被打脸了。
这是为什么?学分限制了一些人对孩子的人生的美好想象。
学分高,“一好遮百丑”,学分差,一无是处,所以发现不到优点,比如,孩子的“调皮”正是他未来走向成功之路的基石。
百人百性百脾气。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缺点和优点。
学分差的孩子,年少时的兴趣爱好,不被人所认可和肯定,哪里还有什么发现、鼓励和支持?如果孩子没有对良好兴趣的坚持,在大人的语言暴力下,很难能踢开一片天地。
所以,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很重要。
怎样发现呢?在你的班级,你有没有发现那些学分差的孩子:———他总是从不迟到,或者第一个进教室;——他总会默默无闻地捡起同学不经意落下的垃圾、纸屑;——班集体活动,他总是积极主动:——班集体荣誉面前,他一马当先……人的灵魂在读过的书里,而身上的美却行走在路上。
但愿我们,发现美,发现身上的闪光,让它照亮每一个孩子的前程!我是文风。
关注家校一线,了解更多的家、校、生活,一同探讨家校共育
如何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1. 什么叫做“差生”?提问者首先违背了“无罪假设”的原则。
在你眼里,一开始就把不听(你的)话,不爱学习,不守纪律的学生定义为“差生”,你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首先就错了。
以一个错误的前提去推到问题解决的方案,你多半会给问题本身制造更大麻烦。
2.在这个世界上我非常崇敬我中学时代的高中英语老师,他不仅无意让我此生走上了一条以英语为生的教师道路,也是他让我知道了作为老师对待学生“人因表扬而进步,人因鼓励而成长”的道理,并让我也以此作为标准对待我的学生,尤其像提问者眼里的那些所谓“差生”。
我说一个我身上的实例:记得有一次我不知道什么错误原因让我的英语老师生气了。
他要我给他写一份“检讨书”。
我那时可是出名的调皮学生(提问者所指的“差生”)。
我心想:写检讨书?好呀!写就写。
调皮的我直接把“检讨书”写成“检讨Book”上交了事(英语不行,多少我还是认得book这个单词的)。
“检讨书”不就是“检讨Book”吗?第二天上课时,我的老师(陈老师)手里拿着我的检讨Book,对全班说:我今天要给大家念一念一份检讨书。
这位同学把检讨书写成了“检讨Book”。
坐在下面的我知道:该写第二份检讨Book的时间不远了。
。
。
。
虽知我的老师话锋一转,说道:我要表扬这位同学!知道为什么?因为在我教你们英语这么长时间以来,他是第一位直接用英语跟我“对话”的同学。
所以,我要表扬他。
一直把脑袋低到裤裆里的我听到这里慢慢抬起了头。
我不相信老师如此善于把一件坏事变成了好事。
。
。
。
正是我的老师如此懂得“人因鼓励而成长”的为师之道,我开始对英语发生浓厚兴趣,并最终也像他那样,成为一名英语教师。
正是我的英语老师那种不动声色的“把坏事变成好事”和“人因表扬而进步,人因鼓励而成长”为师之道,也一直引导我如何处理我学生当中出现的所谓“差生”行为。
我极少当面呵斥他们,我知道他们之所以这样很可能只是少不更事的原因,连他们自己都不一定清楚自己做了什么。
批评学生我也不会在办公室里自己坐着,学生站着听我“训话”。
我会拿把椅子让他坐在我对面,我们“平等”的促膝谈心。
其实,你发现,毕业之后,和我关系最好的反而是那些当面所谓的“差生”,最会感激你的也是这样的学生。
所以说,每个老师处理对待“差生”的方法和态度都不同,我的方法不一定人人都接受。
罚学生到 *** 场跑三圈但是司空见惯。
但是,老师心中只要时时有“如何变坏事为好事”的心态,有“人因表扬而进步,人因鼓励而成长”的为师之道,你会发现你每处理一次他们的“错误”,就是在他们心中播下一粒种子。
这颗种子总有一天会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