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是我们国家历法中一种调节阴历与回归年之间的关系,闰月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农历的历法最后使得整个时间与24节气变得混乱而存在的,且闰月并不是每一年都有。
我国的农历是调和阴历与阳历的关系,兼顾月亮绕地球和地球绕太阳运动周期而制定的一种历法, 是一种阴阳合历。
农历月是以月亮绕地球运行周期朔望月为准的,农历年的长度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为准的。
闰月的调节作用对于古人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东西,古代农耕文明,科技不发达,通过闰月来调解回归年与历法之间的关系,让农业发展不要被历法所误导
我是1987年农历6月6日生日,那年闰月,我是第二个6月6的,阳历是7月31号的,我到底是什么星座的啊?农历闰月有什么规律?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什么是农历?什么是闰月?2020年,为什么会出现闰四月?闰月有什么规律?借此提问,一并作答!一、要弄清楚农历,首先要明白什么是阴历和阳历?1、阴历:就是月球绕行地球而制定的历法。
比如说今天是四月初五日。
阴历是月亮历,也叫太阴历,是以月亮围绕地球转动的规律制定的。
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
阴历的一个月叫做“朔望月”。
每月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朔望月”是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
阴历只管朔望月,不管回归年,所以和一年四季无关。
2、阳历:就是地球绕行太阳而制定的历法。
比如说今天是公元2020年5月27日。
阳历就是太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
一年12个月,这个“月”实际上与朔望月无关,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
二、什么是农历?1、农历是以阴历(夏历)为基础,融合阳历成分而成的一种历法,所以中国的农历从严格意义上说不应该叫阴历,而是阴阳合历。
2、阴历和阳历一年算下来是有十一天的时间差,为了保证阴历与节气不脱节,就采取了置闰的原则。
阴历和阳历一年算下来相差十一天,如果完全按照阴历来,可能不出五年,我们就要在夏天过春节了。
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因为中国的历法中有一项伟大的发明叫“置闰法”。
每19年中设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一年383天或384天,称为闰年。
比如2016年、2020年都是闰年。
3、总结一下,农历就是通过置闰的方法,在阴历的基础上将阴历和阳历融合的历法。
三、什么是农历闰月?农历的产生是需要置闰的,为了保证阴历不与季节节气脱节而增加的一个月,即为闰月,这样一直和24节气并行,用24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
现在正值农历闰四月。
闰月是中国的农历的名词。
农历因为是阴阳历,所以要兼顾月亮和太阳。
由于每个月都要保证十五或者十六是满月,所以每个月大约是29.5天。
一般年份12个月就只有355天。
这样一年年累计下来,会和季节脱节(因为地球公转周期是365天)。
所以每三年左右要加一个月,使得农历年在长期平均上与公历年的长度一致,大约是365.2425天。
加的这一个月就叫做闰月。
四、农历闰月的规律我国的阴阳历自秦汉以来,一直和24节气并行,用24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
置闰月是为了确保天时与历法相合、时序不错乱颠倒。
所以,我们看到:“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腊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以上均指农历月份)”。
1、每隔几年需要设置闰月呢,经过测算,是每19年设置7个闰月,即三年左右要加一个闰月。
那么多长时间加一个闰月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出回归年日数与朔望月的日数的最小公倍数:我们希望m个回归年的天数与n个朔望月的天数相等,也就是应有等式:m×365.2422=n×29.5306在这个等式中我们不能直接求出m和n,但可以求出它们的比例:其近似值为:在这些分式中,分子表示回归年的数目,分母表示朔望月的数目。
例如第六个分数式 = 表示19个回归年中必须加7个闰月。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的结果比较:19个回归年等于19×365.2422=6939.6018(天)一个朔望月有29.5306天,235个朔望月=354.3672X12+383.879X7=6939.691(天)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后,矛盾消除得只差:6939.6910-6939.6018=0.0892(天)——即2小时9分多,这已经是够精确的了。
29.5306*334=9863.2204(天)365.2422*27=9861.5394(天)农历就采用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十九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元旦(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
2、我们已经明确了19年需要设置7个闰月,那么具体到应该闰在几月呢?比如说,2020年是闰四月,为什么不是闰5,闰9月份呢?1)、农历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
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令和十二个中气。
二十四节气依立春起算,奇数称“节令”,偶数称“中气”。
比如说立夏是第七个节气属于节令,小满是第八个节气属于中气。
2)、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的前面加一个“闰”字。
具体就是,只要这个阴历月中没有中气,即该月为闰;这个阴历月位于哪一个有中气的阴历月之后,就取名闰几月。
比如说,2020年的5月23号(阴历初一)到6月20号(阴历二十九)是没有对应的中气(小满是在5月20号),而今年夏至是6月21号(两个中气之间一般平均为30或31天),所以这个阴历月正好位于上个阴历四月之后,故而取名闰四月。
引用1:中国农历根据月相确定日期和月份,根据二十四节气确定年长。
二十四节气从第1个冬至一直排到第24个大雪,逢单的称为中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的是太阳周年运动。
由于12个月的天数不够年长,13个月又超过了,故而采用适时增加闰月的办法来调节。
有闰月的年份也叫农历闰年,包含13个农历月。
即将到来的农历庚子鼠年就包含有一个“闰四月”。
加闰月的规则是每个月中,凡含有中气的算正常月份,不含中气的就算上一个月的闰月。
农历鼠年的“闰四月”就是上一个月四月的闰月。
引用2:2023 闰二月 2025 闰六月2028 闰五月 2031 闰三月 2033 闰冬月 2036 闰六月 2039 闰五月 2042 闰二月2044 闰七月 2047 闰五月 2050 闰三月 2052 闰八月 2055 闰六月 2058 闰四月 2061 闰三月2063 闰七月 2066 闰五月 2069 闰四月 2071 闰八月 2074 闰六月 2077 闰四月 2080 闰三月2082 闰七月 2085 闰五月 2088 闰四月 2090 闰八月 2093 闰六月 2096 闰四月 2099 闰二月2101 闰七月 2104 闰五月 2107 闰四月 2109 闰九月 2112 闰六月 2115 闰四月 2118 闰三月2120 闰七月 2123 闰五月 2126 闰四月 2128 闰冬月 2131 闰六月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农历闰月的规律是这样的,每19年需要置7个闰月,即三年左右要加一个闰月;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的前面加一个“闰”字。
以上就是我对本次问答的分享!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声明:以上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本人公众号!我会及时删除!谢谢!
细看起来,农历中阴历的闰,是有规律的。
我国使用的农历,并非只是一种历法,而是阴阳合历。
阳历反映在二十四节气上,阴历就是月亮历,反映月相变化。
阴历对农业生产无影响,而节气历是依太阳运行规律特点制定的,太阳的运行而生四季,有寒暑不同,冷热差异,所以节气历才能指导农业生产,阴历要配合节气历而用。
我国人很早就观察太阳月亮的运行,并创造了阳历与阴历,还糅合着一起用。
现在精准的得知,一个太阳回归年时长365天5小时48分46秒,历法,日是基来单位,历法日必要计整,所以的阳历年平年取365天,余下不计,积四年再闰回来一天,有闰日,成366天,有闰日之年,叫闰年。
阳历是闰日闰年,依阳历法,闰日闰年也成规律,基本是四年一闰,能以4整除之年为闰。
如今年是2020年,能以4整除,所以是闰年,依这规律,2O24,2O28等,基本上凡以4整除之年都是闰年。
月亮圆缺周期用时是29天12时44分3秒,历法日计整,取月大三十日,月小二十九日,一年十二月,就是354或355天,这天数与阳历年差11天上下,而阴阳历要配合使用,为不失时节太远,就要补足年日差,于是以短就长,阴历设置闰月来迁就。
经计算,19年设7个闰月后,就可以使了阴历年日数与阳历年日数最大近似重合相等,有差也仅是一天。
于是就采用19年7闰法。
阴历闰月规律就是19年7闰。
至于闰哪月,这就要配合节气而定。
规律就是,闰月无中气。
不闰之月,一月一节一气,是闰之月,只有节无气。
如今年闰四月里,只见芒种节,不见夏至气,夏至在五月初一。
二十四节气是依太阳运行特点制定的,其节月用时特点是冬季节月相对短,不足三十天,夏季节月相对长,超于三十天,所以,闰月在冬季少,子丑寅三月,百年不逢一次。
已午未三月,闰月最多,特别五月,平均十年就有一次,这就是阴历闰月规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