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字的典故是什么

安字的典故是什么,第1张

安字的典故是什么 安字,是什么来历

<名>security;safety;[电]ampere;peace;(1) (会意。

从“宀”,和从“女”合起来的意思是有了房子里有家眷,就表示这要在这里扎根居住了。

妇孺,妇孺泛指老少。

本义:安定 安稳)安,定也。

――《尔雅》“安”字的古文形体共给之为安。

――《庄子·天地》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袁)可立筹划镇定之,民得安堵。

――中国台北 梁秉锟《莱阳县志》卷25P22.安静,平静。

安,静也。

从女在宀下。

——东汉·许慎《说文》好和不争曰安。

――唐·令狐德棻《周书·谥法》心皆安下切上。

――《仪礼·少牢礼》谢庄遂安。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3.安逸,安适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易·系辞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

——宋·苏轼《超然台记》4.安稳,稳定。

如:平~ 。

~定团结。

风雨不动安如山。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

——宋·苏轼《超然台记》<动>set at ease;calm;rest content;be satisfied1.使……安。

如~民。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种树郭橐驼传》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谏太宗十思疏》2.安睡然后得一夕安寝。

――北宋·苏洵《六国论》又如:安寝,安抵(平安地抵达),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安安稳稳)3..安慰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4..容身京中安不得身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5.安居民咸安焉,以为有道。

——唐·柳宗元《游黄溪记》6.存着,怀着:~心赖账。

7.治理:治~。

~天下。

<代>[书] (用作疑问代词, 同“哪里, 怎么; 谁, 何, 如何”) [where;how ]1.哪里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前赤壁赋》2.怎么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梦游天姥吟留别》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庶人安得共之 《黄州快哉亭记》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是坐车。

安如泰山:稳固。

安放:使物件处于一定的位置。

安置:安家乐业安定:安全和稳定安能:(表示疑问)

带有“安”字的诗词典故“安”字的结构是房子里有个女人,古人说就有安宁了,是这样吗?

测字,:安:,宝盖头下面加:八:是不是一个家?家里就有女人,生活才有保障。

因为家里的所有事大部分全是女人干,没有女人不成家。

[大笑]

谢谢你的邀请,我有兴趣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肯定你说的是对的。

" 安"字的结构是上面一个“宀”,意思是一座房子,下面是一个"女”,意思是房子里有女人,这个家就"安定”了。

那么反过来说,家里沒有女人就不安定,这是为什么呢?这就要从婚姻制度说起:原始社会是母系社会,人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沒有固定的配偶

在原始社会后期,母系氏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父系氏社会开始确立,因为同氏族内的成员是不能配偶结婚的,要到其他氏族部落去抢夺女子来配偶。

为了得到配偶,部落间经常发生抢女子的争斗。

《易经》里记载:“乘马班如,泣血涟如,匪寇婚媾” 。

它说的是:“马蹄声踏踏响,女子哭得泪汪汪,强盗来抢做新娘。

”因此,家里还沒抢来女人做配偶必然是不安的。

这是其一。

其二,屋里有了女人,也就是有了配偶,就组成了一个固定的家,夫妻一块过日子和生儿育女,才是安定的生活。

我的回答,不知读者是否满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6174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3
下一篇 2022-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