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学校班级

外国学校班级,第1张

外国学校班级 常州外国语学校班级博客

哈 校友嘛一般性班级博客做了在校园网左边会有显示的 如果点了还没有进去的话 可能是班级博客还没有做好 或者是负责人偷懒 超链接没做好 实在不行的话 跟你们班电委要账号 加了好友 再看博客

乐山外国语学校如何分配班级国际学校里,带的班级有很多问题学生,是怎样的体验?

大学毕业之后去了一所国际学校,实习岗位是数学老师兼班主任。

当我满腔热情地憧憬未来的实习教师生活时,才发现国际学校里要面临的情况,和我想象当中的体制内的学校天差地别!入学门槛:是不是富家子弟?我去的国际学校是一所私立的教育集团开设的国际高中。

原本在我的意识当中,私立的国际学校应该都是像上海“四大金刚”或者“八大罗汉”那样,有着全西方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而学生也在全英文的、多元的、开放的环境当中,去培养自信,开阔眼界。

我只想到了以后的学习,却没想到开头的招生。

国内应该有相当一批国际学校和我去的学校一样,对想要入读的学生并没有任何形式的筛选,或者是走了个形式上的筛选,基本上学生只要参加入学测试都会发放合格的入学通知书。

有的学校更是不惜代价、斥巨资成本打造得近乎奢侈的校区环境,建马场、高尔夫场、游泳馆等,去留住一些不想学习,只关注自己能不能够玩好的学生。

后来我才明白,有很多国际学校招收学生,只要家庭条件可以,交得起学费,都可以收进来。

这也是为什么我后来带了一大批问题学生的主要原因。

老师被学生警告⚠刚开学时,学生还不知道老师的规则底线在什么水平。

开学的一个星期,老师和学生还是互相尊重的状态,约到后面学生开始慢慢试探老师的容忍底线,当他发现私立国际学校的老师可能大部分都是迁就学生的时候,学生就开始越来越没有下线的向老师发出挑战。

最离谱的是隔壁班的几个学生小团队,直接放话给班主任:“你们的工资都是靠我们的学费发出来的,你的饭碗是我们给你的。

我想让你在这工作,你就在这工作,我想把你搞走,我就能把你搞走!”后来隔壁班的女班主任就直接被气的离职了。

学校又紧急招聘了一个新的班主任,结果班主任在第一天和学生互相熟悉的时候就被学生警告:“你最好什么都不要管,你知道你上一个这个工作岗位的人是怎么离职的吗?所以不该管的不要管!”当天晚上这个新班主任在工作群里边,委屈地问其他同事:“这些学生为什么要跟我说这样的话?”学校为了留住这个老师,只能含含糊糊地说:“有些小孩个别是比较调皮捣蛋的,这个没有什么大问题,都在学校能把握的范围内。

”这个班主任才继续留在这边工作。

父母和家庭关系,是问题的罪魁祸首!其实这些学生学习不好都不是大问题,学习是阶段性积累的成果,学得慢那就多花些时间,那也能赶得上的。

但很多学生不愿意学,不学习后学生最大的问题是太闲了,学生一闲下来事情就发生了。

我班里的一个学生平常的作业或者报告从来没有提交过,多次和她沟通,她也不愿意说明不交的原因,就是说不想写,对于她的平时分数,和以后的申请学校,她都是不在乎。

对于她这样的拒绝沟通的态度,只能联系了她的家长,但每次她的家长也是因为工作忙,草草结束谈话。

后来还是从班级的同学口中得知,这个学生在班级和其他女生炫耀,平常利用课余时间出去接客,并且义正言辞地告诉其他同学:“我靠自己的本事挣的钱,没有什么好觉得羞愧的。

”当时我们也是被这个学生的三观震惊了,也心疼这个孩子没有从小在父母身边得到正确的价值观念,不够自爱。

虽然很想通过后面的时间慢慢引导他,但这个事件在班级里造成的影响太严重,以至于其他学生的父母都听到了消息,没办法就把这个学生直接劝退了。

还有一些学生,因为长期处在畸形或不完整的家庭关系当中,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班里的另一个孩子刚开始出现暴饮暴食,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又演变成了厌食症。

学生自己本身也很痛苦,慢慢的他选择了逃避。

在晚自习时间经常申请回宿舍,结果后来发现学生在宿舍喝酒麻痹自己,并通过一些精神类药物辅助麻痹自己。

基本上有这类心理问题都是和原生家庭关系很大,我见过一次这个孩子的母亲,因为和丈夫离婚了,她的性格也变得非常焦躁,把自己的生活的不如意,强加到对孩子的要求上。

每次这个母亲到学校来接学生,总是对学生的催促一句接着一句,不给学生任何思考和喘息的时间,学生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当然很难再有一个健康阳光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写在最后我后来考进了公办学校,但这段经历对我的警示一直都在。

这里也要告诉各位家长:一、选择国际学校一定要认真筛选,硬件校园这些都是些次要的因素,招生筛选、教学管理等软性因素才是真正我们真正要重点考察的。

二、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父母的正确引导息息相关,我们父母很多精力都是放在工作上,对孩子的陪伴时间非常少。

都想着只要赚到足够的钱,让孩子生活条件变好,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养育方式,但这大部分都是出自父母的一种补偿心态:因为没办法做到长期的陪伴,而用物质去补偿孩子。

这是错误的培养方式,一定要停下来回头看看,看看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孩子在成功的路上,首先要健康成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6179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3
下一篇 2022-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