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尴聊的话题,原因主要有二:1,公办机制的约束性太强,给予校长的自主权太小。
试想一下,一个学校,老师是局上分下来的,而且终身制;工资是国家直接发给老师的,学校发点绩效也必须在规定的小框架内进行。
没人事权,没财权,那么,校长的工作效能就会大打折扣!再加上近几年财务审计相当严格,稍不注意就违规违纪,哎!风险太大!2,民办机制灵活。
一般讲,在国家法定范围内,民办校长有课程的绝对自主权,有招生的相对自主权,有招老师的相对自主权,甚至副校长的建议权,经费在包干范围内有自主分配权。
人权、财权比公办大多了。
当然,民办校长确实待遇也较高。
但是另一方面是风险也大,随时可能卷铺盖走人(只要你实现不了董事长的经济指标要求,就有可能随时被辞退)3,有些人总是说公办校长到民办是为了钱,我不否认,钱是其中一个因素,但就我认识的公办校长而言,钱绝对不是主要因素!尤其是从教师成长起来的校长,他们对教育有自己独特的情怀和追求,但受制于体制,自己都无能为力。
再加上大多数人固有的“书生气”,仕途上也没啥前景。
到民办就意味着放弃保留了几十年,还有十来年或几年就可以唾手可得的国家公职退休待遇,也不是可以轻易下决心的事情!4,很多时候,民办教育固有相对自由的体制,民办校长也有相对公办较大的招聘、财务权限,但民办首先是市场!民办老板大多对教育没啥情怀,他们只需要多招学生,多赚钱,这往往会与教育情怀有所冲突!情怀与赚钱,夹缝中生存,个中辛酸,唯有自知!(码字辛苦了,欢迎点个赞,关个注❤️)
成都这个地方,有许多名校长,他们的存在,让学区房涨价,也让学校成名,连续办分校,生源很好。
我就认识好几个名校长。
好多民办学校瞅准了名校长,以高薪聘用名校长,为的是学生多而钱多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