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 教师节在9月10日
为什么没有2010年开学第一课主题曲努力音乐下载开学第一天老师要求学生看《开学第一课》有什么好处吗?有什么感受?好处之一就是:强化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近十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2009年,“我爱你中国”(建国60周年);2010年,“我的梦,中国梦”;2011年,”让中国的孩子拥有幸福“;2012年,“美在你身边”;2013年,“乘着梦想的翅膀”;2014年,“父母教会我”;2015年,“英雄不朽”(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6年,“先辈的旗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2017年,“我的中华骄傲”;2018年,“创造向未来”;2019年,“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建国70周年)。
纵向地看,历年来的“开学第一课”其实就是一个思想品德教育系列讲座课,从爱国、信念、梦想、追求、感恩、创造,发现美,感受幸福等方面,实现基础教育的德育和美育功能。
2009年和2019年,国庆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主题保持一致,也体现了一定的层进性:我们要爱国,更为伟大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而骄傲。
好处之二就是体现了极强的现实意义。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是在某地不安定的背景下进行的。
从参与者的年龄角度和对祖国的认知程度分析,国体意识教育的缺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那么,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感想:1.主题突出,形式多样:七首爱国主义歌曲,五个国旗下的讲述,一个情景表演,两个学生互动,不同的载体,表现着相同的主题。
2.凸显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的民族精神。
3.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体,新技术“和鸣”爱国情。
带领学生“同升一面旗,共唱一首歌”,并且通过展示学生们的才艺、挑战,分享学生的经历、感受,达成与“国旗下的讲述”的精神衔接。
总之,可以说,这是一堂新颖生动、真挚感人的“爱国电视公开课”。
开学第1课是央视的一档非常成熟的教育节目。
现在几乎成为中小学生开学的一次惯例教育学习活动。
今年我们学校也观看了开学第1课,对于我来说,今年的开学第1课的主题十分宏大,它是以爱国主题贯穿始终的。
我觉得这一主题切合了当下的时政背景,同时也是中小学生教育中急需的一部分。
目前的中小学生德育工作,除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之外,几乎很少涉及到爱国教育宣传,或者是形式非常单一,大多与宣讲的形式在进行。
内容10枯燥乏味,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
而今年的开学第1课,实际上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范例,那聘请的嘉宾都是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祖国的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人。
他们的成功范例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坚毅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所带来的人生荣耀。
在观看的过程中。
我们班级的学生时不时就会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说明孩子大多是欢迎和接受这种形式的。
比如说,其中的第1次攀登珠峰,搭建天梯这一个事例实际上很大程度的鼓励了学生们的拼搏精神,激励学生挑战自我,挑战极限。
在看别人的故事的时候,自己也能受到鼓舞,看到前辈的艰辛时,也知道自己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观看之后,也有很多学生对这件事情进行了讨论,说明这个故事确实能打动了学生,让他们心有所想。
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收获。
但是我很反对一些学校写观后感。
观后感布置成任务让学生写,开学第1课变成了一次作业,无形中加剧了学生对这件事情的抗拒心理。
他们背着一种负担去观看,很难全情投入。
最后得不偿失。
所以我觉得有些教育活动不宜目的性过强。
更不以功利性过强。
写观后感的这一行为,实际上就很多教育部门提出的教育痕迹这一问题。
不是所有的教育都必须留下痕迹,刻意的痕迹只能彰显他的做作而非真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