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袁胜,很荣幸受邀来回答您的问题。
《西游记》是我最喜欢的一部文学作品,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在我们的童年,都是在同名电视剧的陪伴下长大的。
您问《西游记》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为什么?那么,就我对西游记的理解,以及我在其他老师那里得到的知识,向您回答如下:一、西游记的中心思想之一,是修心、是正心因为:佛教语明心见性,指屏弃世俗一切杂念,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即佛性),所以在《西游记》这部著作中无处不在昭示着“心”的重要。
原著中“只要你心诚志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说的是心,佛祖在灵山,这里的灵也是心灵的灵,所谓心中有佛,所见皆佛,说的也是心。
此外,西游记中孙悟空刚出世的时候驾木筏寻仙学艺,所寻到的老神仙菩提祖师所在的洞府叫做“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灵台,心灵。
方寸山,心就是方寸之间。
后一句斜月三星洞更有意思,斜月指的是“心”字中间的那个淑弯钩,三星自然就是“心”字的三个点。
还有很多,都是在告诉我们,做事想成功一定要有恒心,历经九九八十一难靠的就是心诚志坚。
二、西游记的中心思想之二,凡事皆有因果因为:无论是原著中所写,还是电视剧所演,开篇第一集都是悟空出世,而猴王出世的地方叫“花果山”。
开花结果,有花有果就是佛家所宣讲的因果。
猴王出世在花果山可以理解为,孙悟空的出世就是带着使命来的。
无论是大闹天宫还是一路降妖除魔,都是为了保护唐僧取得真经的这个“果”。
这个观点在西游记的内容里得到了诸多的体现,比如猪八戒错投猪胎是果,天蓬元帅调戏嫦娥是因。
沙僧流沙河为妖是果,卷帘大将打破琉璃盏是因。
火焰山炽热难过是果,而五百年前孙悟空踹翻八卦炼钢炉是因。
唐王、佛祖、观音等授命唐僧西去是因,最终求得真经,化身成佛为果。
所以说西游记要告诉我们的第二个中心思想,应该是告诉我们凡事都是有原因的。
三、西游记的中心思想之三,世上没有绝对的完美因为: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取得真经,结果在晒经石还是被粘掉一块儿,导致经书残缺,唐僧懊恼,孙悟空劝道:“ “师傅 不妨事 天地本不全 经文残缺也应不全之理 非人力所能为也 ”说的就是世界上本就没有绝对的完美。
孙悟空大闹天宫无所不能,会七十二般变化,可是在取经途中还是屡屡受挫,不是被蝎子蜇伤,就是被某件神兵所伤,可见孙悟空不是无所不能的完美。
唐僧是金蝉子转世,潜心修习佛法却依然是肉眼凡胎,数次被掳走,有时候还冤枉悟空,也是有缺陷。
猪八戒贪美色,沙僧各种弱,可即便是这样有着缺陷,又不完美的组合,依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所以所西游记要告诉我们的第三个中心思想,应该就是让我们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完美。
当然《西游记》能够成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作者自然倾尽了更多有思想的构思和创作。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您带来一点思考和帮助,我是袁胜,谢谢您,祝福您。
作者吴承恩《西游记》作者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出版署名华阳洞天主人。
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深刻描绘了社会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
主要论述唐僧孙悟等司徒四众经历十四年,满八十一劫难。
一路跋山涉水,斩妖伏魔,磨难重重。
不仅充满了人身危险,还对取经成员的内心世界进行考核。
中途虽有退转之心,但没有过不去的坎。
辛得师徒同心协力,终上大雷音其求得真经。
融合了佛、道、儒三家《西游记》的内容是最为庞杂的。
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内容,既让佛、道两教的仙人们同时登场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有时还掉书袋似的插进几句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显得亦庄亦谐,妙趣横生。
弃小我,成大业取经究竟是什么样的事业?为什么值得这师徒四人外加龙马不辞万死地以毕生的精力为之奋斗?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取经不以“小我”的脱苦(小乘教义)为宗旨,而是以“大我”的“普渡众生”(大乘教义)为宗旨的事业。
提倡只有“众生”脱苦,“小我”(孙悟空、唐僧等个人)才得以脱苦成佛。
如来说法:取经主旨如来说法:如来先逐一分析了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的形势,从而提出“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的主张。
“三藏”乃“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
用以解决“贪淫乐祸,多杀多争”,“口舌凶场,是非恶海”,达到“劝化众生”,去恶扬善,建立一种“不贪不杀”,“敬天礼地,心爽气平”,“人人固寿”的人间乐土。
也就是大乘佛教“普渡众生”的口号。
如来说法,乃是点明取经的主旨所在。
观世音:宣扬大乘佛法观世音访僧:找到取经的和尚唐僧,一路收下三徒一马,事先安排好一支取经队伍以后,观音对唐僧讲:“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在此否定了小乘的极限性。
观音对唐太宗也重申了这一观点:“你那法师(唐僧)讲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
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
取经的缘由:唐太宗入冥魏征斩龙、唐太宗入冥:这两个情节是因果关系。
“斩龙”是为了引出“入冥”;“入冥”是要让唐太宗在阴司看到自己的“罪孽”:唐太宗需要“度鬼”。
暗示了一个政治要求:清明政治——“度人”。
“如来说法”反映上界的如来预见到了度众生的需要;“魏征斩龙”、“唐太宗入冥”反映了下界的唐王又有“度鬼”、“度人”的急切需求。
于是取经事业,也就应运而生。
除恶:是基本课题“除恶”,是西行取经的基本课题,孙悟空以降魔除恶为其主要属性。
他嫉恶如仇,除妖务尽。
而《西游记》中的除恶,又都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妖魔邪恶,有的是自然界困难与险阻的化身,更多的是人类社会恶势力的再现,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许多还是明代社会的折光。
“除恶”与“利民”是因果关系。
“除恶”为了“利民”,是前提;“利民”是“除恶”的目的,是取经宗旨的体现——“普渡众生”。
成功:需要经历重重考验好事多磨《西游记》在事业成功、个人成佛的两美境地结束全文。
人物历尽艰辛,到了西天,取了真经,他们自己也都成了正果:唐僧成为南无旃檀功德佛,孙悟空成为南无斗战胜佛,八戒成为南无净坛使者菩萨,沙僧成为南无八宝金身罗汉菩萨,白马成为南无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西游记》所揭示的一个人生哲理,简单说来就是如此:毕生为“众生”的事业奋斗,完成这样的事业,个人也就达到了“至善”的精神境界,他就永垂不朽——成佛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