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歌是什么意思

散文诗歌是什么意思,第1张

散文诗歌是什么意思 朱自清的诗文集、散文集代表作是什么?

朱自清的诗文集代表作有《雪朝》、《踪迹》。

散文集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朱自清的早期散文,可分为写实议论和叙事抒情两大类。

前者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航船中的文明》《白种人-上帝的骄子》《阿河》《哀韦杰三君》《旅行杂记》,直接从现实生活取材,是以夹叙夹议手法抨击黑暗社会的名篇。

后者如《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荷塘月色》《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白水漈》,更是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而脍炙人口的佳作,代表了他的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

扩展资料朱自清抒情散文的特点:1、感情真挚淳朴;2、对自然景物观察准确精当,对声音、色彩感觉敏锐;3、善于集赋、比、兴各种手法,起承转合,手挥目送,既曲尽其意又余韵袅袅;4、文笔精美婉丽,节奏跌宕有致,饱含诗意和生活情趣。

朱自清对优雅和谐、含蓄节制的美的追求,一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延续,另一方面也隐含着对中国现实社会景象的逃逸和否定。

朱自清的散文创作,从清秀隽永到质朴腴厚再到激进深邃,打上鲜明的时代印记,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旨趣。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现代散文导论》中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那一种诗意。

”应该说,这是对朱自清散文艺术的一个很精到的评价。

朱自清还有另外一种语言风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

这类作品常常能表现作者正直、热情、进步的心怀,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均为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背影》。

朱自清的散文受人推崇,主要因为他的散文具真实性。

散文诗和诗歌的区别是什么啊?诗歌与散文在语言上的区别是什么?

诗歌与散文的区别

世间有许多东西,能够心会神通,却难以语达言明。

追求确定性和明晰性的学者,在面对这些东西(或称现象)时,也应保持谦逊的态度,恰如海德格尔所提倡的,应该保持沉默,倾听便可,而不要妄图谈论它们。

然而,总有一些夸父或者西西弗斯式的人物,忍不住进行尝试。

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就是其中之一。

他觉得有必要给“人”下个定义,最后他给出的答案是“人是直立行走的两足无毛动物。

”[柏拉图,苏格拉底弟子,亚里斯多德之师,被誉为“古希腊最大的哲学家”]结果,他的一位调皮的弟子拎了只拔光羽毛的公鸡,故作恭敬地请教老师:“这就是您所谓的人吗?”何为诗歌何为非诗?这个问题,与什么是人什么是非人一样,能够意会心知,却难以准确解说的。

不学如风雅君者,今天冒着被人讥讽的危险,概括谈下诗歌与散文在语言方面的区别。

首先,诗歌的语言更为凝练,携带的信息量更大,散文语言相对松散,内含信息量较小。

诗歌的语言更富质感,更有分量,仿佛密度较大的船,航行海面上,而海水中却有很大一部分船体。

而散文的语言则要清浅些,它相似航行在江河中的木船,大部分都浮在水面,藏在水下的船体要小很多。

其次,诗歌的语言更为多义难解,散文的语言相对明白单一。

诗歌的语言,更富有暗示性,接近于谜语。

散文的语言,相对直白些,像是某些出家人宣称的那样,是“不打诳语”的。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宋诗》(共71册),收录两宋诗人9200多人,作品200000首左右]第三,诗歌语言,跳跃性较大,散文语言跳跃性相对较小。

诗歌的语言如疯狂的小马驹,醉酒的袋鼠,极富有d性和野性,无拘无束,语句之间的跳跃性较大。

散文的语言如沉静的老黄牛,酣睡的树懒,从容自在,卷舒自若,却张弛有度,有种秩序在其中。

第四,诗歌多为韵文,常押韵,音乐性更强,散文语言的音乐性相对较弱。

诗歌诗歌,可以歌唱者之谓也。

诗歌同源,诗最初很可能是歌曲的歌词。

歌曲的节奏性强,韵在其中。

诗歌是记载极致状态的,有种律动的迷狂在。

散文散文,萧散自然之文也。

散文是不加修饰的人生记录,世态日记,散文脱却了神秘,不须韵律,自然直陈而已。

第五,诗歌特别是抒情诗,篇幅较小,语言相对简省,散文篇幅可长可短,语言的节制性较低。

相对而已,诗歌更为精致,需要雕琢打磨,像是精金美玉,千般切磋,万种琢磨后,才能成品。

精品的最突出特点便是节制,数量节制,体量节制,因此,多短小精悍。

散文则是日常用品,随物赋形,随缘取用,无暇雕琢,不必雕饰,修短随化,繁简随宜。

[曾枣庄、刘琳先生主编的,由四川大学古籍所整理点校的《全宋文》,共有360册,2006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和安徽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然而,当诗歌和散文联姻,孕育“新生”时,诗歌和散文的界限,就被打破了。

这时,所谓的诗歌和散文语言的区别,往往不再奏效。

中国古代的楚辞体作品,有时被视作诗歌,被收于《全唐诗》《全宋诗》之类的断代诗歌总集中。

有时则被视作散文,收录于《全唐文》《全宋文》等总集之中。

比如,苏轼谪居黄州期间所作的《黄泥坂辞》,既见于《全宋诗》,又被《全宋文》收录。

与楚辞体作品类似,中国古代的铭、诔、赞、颂和偈语,也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身份不甚分明。

因此,也常被断代诗文总集同时收录了。

[亚洲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期间,与林徽因、徐志摩的合影]而诸如印度诗人泰戈尔、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和中国现代作家冰心的散文诗,则亦如“楚辞体”作品,虽然常被视为诗歌,然而,很多人则以散文视之。

最后,分享泰戈尔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之作《吉檀迦利》中的一段文字给大家:我旅行的时间很长,旅途也是很长的。

//天刚破晓,我就驱车起行,穿遍广漠的世界,在许多星球之上,留下辙痕。

//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 。

//旅客要在每个生人门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人要在外面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

//我的眼睛向空阔处四望,最后才合上眼说:“你原来在这里!”//这句问话和呼唤“呵,在哪儿呢?”融化在千股的泪泉里,和你保证的回答“我在这里!”的洪流,一同泛滥了全世界。

更多人文精彩解答,敬请关注:风雅人文观察。

如觉文章不错,还望点赞鼓励~~欢迎留言交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6201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3
下一篇 2022-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