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初一招生宣传板块

学校初一招生宣传板块,第1张

学校初一招生宣传板块 小升初如何择校?

家长您好,小升初择校择的并不是名校,而是最适合孩子学校

在有些采取摇号的城市中,最难过的不是成绩好的孩子去了中等的学校,而是成绩不太好的孩子去了名校,试想,一个只有四年级水平的六年级生,摇号去了名校,在即将到来的初中生活中将会面临多大的打击,所以好学校一定是最适合孩子的学校。

家长需要多多和老师沟通,帮助孩子明确目标,选择1~3个目标学校进行择校准备。

如果家长准备选择蹦一蹦就能达到的民办学校,家长需要非常明确该学校的招生政策。

提前询问已经升学成功的家长,比如,这所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哪个方面?这所学校招生的时候比较看重学生哪方面的素质?什么时候报名,什么时候面试、笔试、分班考等等,这些都是家长需要提前明确的,知晓规则才能有的放矢。

明确所有的“套路”以后,家长需要和老师一起帮助孩子升学,不需要过于紧张,毕竟学校看中的孩子真实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状况。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练习演讲的能力,比如每天进行一个话题演讲,3~5分钟,针对一个话题即兴表达,话题的选择可以是往期学校面试过的话题,孩子即兴演讲后,家长需要进行指导,让孩子再次练一遍增加印象。

关于学习,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短时间内,学习成绩可能没办法拔苗助长,但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却可以受益终生。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中英文轮番阅读,每天一则短小的故事,养成阅读的习惯,有利于日后的作文写作。

如果家长准备选择公办学校,那么等待片区划分即可。

小升初只是孩子升学的第一步,如果家长很看重,那么升入了好的初中,也就意味着很大几率升入好的高中,也就意味着很大的几率升入好的大学。

但如果孩子没有升入心仪的学校,家长也不用紧张,每个人都是普通人,孩子不应该背负这么大的压力,如果是小草那就做一棵健康快乐的小草,如果是参天大树,那就努力成长为他人提供阴凉,一步一个脚印,孩子最终会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正直的人,善良的人。

小蜜蜂的升学变成了全家人的头等大事。

全家人提起小蜜蜂要上哪所学校,心里就焦虑万分,奶奶更是急得恨不得每天祈祷。

从3月到5月,一次又一次漫长的、马拉松式的择校煎熬,让全家都生活在焦虑中。

户口所在地的划片小学被第一时间否决:这是个农村拆迁户子弟和打工子弟占绝大部份的学校,家长要么整天无所事事打牌赌钱,要么疲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

几年下来,这个学校的毕业生只能被一次性打包给海淀最差的中学。

我宁可辞职把户口转回老家,也不让小蜜蜂上这个学校。

5月11日,同学给我打电话,说育X学校开始报名了,我从网上查了电话,打过去,人家客气地说,还没有开始。

我问什么时候开始招片外的,答曰根本不招。

我急了,说已经有片外的报名了,对方马上冷冰冰地说,你听谁说的?我无言以对,挂了电话,万念俱灰,我蹲在单位的小花园里,放声大哭,涕泪横流。

我胡乱找了一大通人,把认识的跟这个学校沾边的、不沾边的都打了一遍电话。

结果第二天同学那边就来了消息,她找着人帮我们报名了,原来这学校不接受对外报名,只接受校内老师引荐的人报名。

我高兴死了,立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老公。

老公也乐坏了。

5月22日是考试的日子,小蜜蜂依旧发着烧。

我们早早地去学校了,500个人取100个,人多得要命,停车位都没有。

我带着小蜜蜂去了考场。

看着人头攒动,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想到发烧还蔫蔫的小蜜蜂,马上就要经受如此残酷的人生选择,我顿时觉得悲从中来。

看着小蜜蜂进了考场,我躲在学校的 *** 场篮球架背后,崩溃地开始放声大哭。

我哭我如此无能,以致我的孩子要不停地被人面试。

小蜜蜂考完了一场之后一脸轻松地就出来了,我顾不上问,带着他又去音乐教室考另一场,听说是唱歌和视唱练耳什么的。

我在外面偷看,小蜜蜂居然还和老师聊了起来。

接下来就是等待。

据说5月25日是通知不过的高峰,过了26日就可以确定考上了。

到了26日,我几乎是心惊肉跳地过去了。

五一分校还在26日上午考试,这是我们最后的保底学校。

小蜜蜂穿着漂漂的新衣服就去参加考试了。

听说他们学校一共有70个孩子报名,国际班的孩子全部报了名,也许是拿这个学校兜底吧。

反正,竞争也很激烈。

师大附来通知了,让我们27日下午带孩子去面谈。

那个招生的老师人很好,非常喜欢小蜜蜂。

这是我们面试的第五家学校了,小蜜蜂也高分考上了。

可是,师大附在两年前还是xx乡中心学校,刚刚才改的牌子,质量比X村小学好点,但仍然不是我们最满意的学校。

说实话,北京最好的几所学校我们是从来不敢想的,有钱也进不去,进去了孩子也难受,如同小羊混到了骆驼群里。

5月28日,育X学校终于来电话了!通知我们小蜜蜂考上了,要我们明天去教委交3W赞助费!我从未对一个缴费通知如此感恩。

我几乎是感激涕零地挂了电话。

全家立刻跑出去吃大餐庆祝。

小蜜蜂的好朋友没考上五一分。

这次有70多个孩子报名,最后录取了23个,看来竞争非常激烈。

小蜜蜂的好朋友一家开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连夜去找校长。

几家欢喜几家愁。

这一场长达3个月的择校战役,我们算是取得了全面胜利:小蜜蜂面试了六所学校,全部都通过了学校的自主考试。

但是,我们付出的代价是惨烈的:小蜜蜂接受了魔鬼般的面试训练,做了数十套面试考试题,这不是考试机器又是什么?后来,我才知道,育X学校这次面试考试总共有500多个孩子报了名,只录取了74个。

想起上次看到的一篇文章,说择校完全就是考验家长的关系网和背景,跟孩子其实关系不大。

没录上也不要埋怨孩子,孩子都是好孩子,只是家长背景有高低。

我觉得确实是这样。

这是一个拼爹的社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6239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3
下一篇 2022-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