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育在学校,德育在家庭,这是J形教育形势下的无奈之举。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其中德和智是至关重要的。
老百姓一句口头禅更是点明了二者的要害:德智俱优是良品,德智俱劣是废品,德优智劣是庸品,德劣智优是危险品。
庸品多了,社会发展缓慢,但还是和谐的。
危险品多了,爆点无处不在,缺乏稳定的基础,社会发展从何谈起?以此来看,德育重要性远在智育之上。
然而,环顾身边的学校教育,重智轻德,一智遮百丑的现象十分突出。
究其原因,我们的教育过于急功近利了。
教育本身有其功利性,但是有个时间问题。
当前,在高考指挥棒下,以智为主的分数,成了教育成功与否的试金石。
在智育一枝独秀的背景下,其他的教育只能靠边,甚至缺位,而尤以德育为甚。
不知不觉中,德育成了挂在各个文件开头的一段冠冕堂皇的“闲话”。
既是“闲话”,就让“闲人”来做吧。
管德育的副校长、主任要么不是学校精干力量,要么不给重要的政治待遇。
干德育的人微言轻,没想头,懒得管一些“闲事”,自然也就不足为奇。
加之留守学生过多,家教不到位,学生难管教,所以德育工作难有声色。
维持正常秩序,不出事就已经不错了。
这样一来,各人自扫门前雪,家庭被迫成为德育的主要场所。
难道德育就全靠家庭教育了?朋友们有什么看法吗?
谢谢邀请。
凡事都没有绝对,教育也不例外。
孩子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三者各有侧重,但不会“刀割水清”。
家庭教育重在教化,让孩子学会为人处事,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校教育奠定基础。
但越来越多的家庭对孩子的学习高度重视,如请家庭教师,送孩子去培训强化班。
可以这样说,绝大部分父母的心中,成绩、分数、名次高于孩子的品行等一切。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这种旧时代的唯读书论如今是愈演愈烈。
你能说德育在家庭,智育在学校?学校教育重在智育发展。
为此国家建设了庞大的教师队伍,担负着孩子们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指导。
然而,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每一位老师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
如今,国家更是把立德树人放在重要地位,口号喊得响,践行力度大。
如此,又怎能说智育在学校、德育在家庭?所以,德育教育和智育教育只是概念上的区别,而非 *** 作上的划分。
家庭和学校虽有所侧重,却万不可分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