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使用的“业”是梵文कर्मन्(karman,羯磨)的意译,今译为“行为”(英译act, action, performance, business)。
“造业”也就是做一定的行为。
“业”按伦理属性分,可分为“善业”、“恶业”和“无记业”(非善非恶)。
所以说“业”就是“坏事”,那是不对的。
坏事应该叫“恶业”。
业按作用方式分,还可分为身业、口业与意业等。
—————————————————— 〔业〕 指有情之行为。
梵语karman,音译羯磨,为‘造作’、‘行为’之义。
此‘业’之思想,原是印度独特的思想,在印度人中相当普及,并以之为招致轮回转生之一种动力。
佛教沿用此语,谓以此‘业’为因,能招感苦乐染净之果。
而得众生与器界之报;若于迷界而言,由烦恼起业,由业招感苦果,现出迷界之依正二报。
佛教认为一切万法无不基于因果之法,不仅众生之种种苦乐果报,其依报——世界之净秽等,亦悉由业所感。
业之种别甚多,大别之,不出身业、语业、意业三种。
此身语等业又可依表、无表之标准加以区分。
能表示自心之善等以令他人知晓之业,称为表业;不能表示自心之业,称为无表业。
依《俱舍论》卷十三所载,表业、无表业俱以色性为体,故身语二业各有之。
意业非色,不能表示,故不称为表;无表故亦无无表。
依此说,业总有五门,即身表业、语表业、身无表业、语无表业、意业。
然若依《成实论》卷七所说,意业亦有无表。
另外,《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末)载,大乘亦有人谓意有表、无表二种。
又,《成实论》卷八分别作业、无作业、非作非无作业,谓业有此三种,其中非作非无作即是意业。
此外,诸经论中将业分别为思业、思已业二种。
‘思业’是所谓心所之思,即意业;‘思已业’又称思所起业,谓思之所作,即身语二业。
此中,说一切有部说身语二业系以色声为体,故思已业即为色业,然而经量部及大乘谓三业皆以思为体,故思惟思(即‘审虑思’、‘决定思’二思)为思业,作事思(即动发胜思)为思已业。
此外,又可约三性,而将业分为善业、恶业、无记业三种。
或约界之上下及感果之可爱、非可爱,分为福业、非福业、不动业。
或约苦、乐、舍三受,分为顺乐受业、顺苦受业、顺不苦不乐业三种;又,此三受业各有定、不定之异,故可再分为决定业、不定业二种;又,决定业中由于受报之时限不同,故可分为顺现法受业、顺次生受业、顺后次受业三种,此三种与不定业合并为四业;又有将不定业分为时分不定异熟定、时分不定异熟不定二种,合并前三种决定业而称五业;又可将三种决定业各分‘时分异熟定’与‘时分异熟不定’二种,加上前述二种不定业,总计为八业。
此外,又有多种分类法,文繁不具。
关于业之感果,亦有多说。
综言之,断道之有漏业具有五果,即异熟果、等流果、离系果、士用果、增上果。
断道之无漏业唯有四果,即除去异熟果。
其余非断道之有漏善及不善业亦有四果,即除去离系果。
其余非断道之无漏及无记业唯有三果,即除去异熟与离系二果。
一一诸业准之可分别其果。
此外,业为感果之因,故称业因;牵引业之力,称为业力;业之作用,称为业用;系缚有情,令不自在,称为业缚、业系或业绳;其所感之果报,称为业果或业报。
以静制动,敌动,我不动,静观其变,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感谢邀请!以静制动,不是被动的守株待兔,更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恰恰相反,是在积极主动侦察敌情,结合我方的实际情况,知己知彼,综合分析判断之后作出万全准备,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天时、地利、人和,料敌如神,待机而动。
敌动,我不动,静观其变。
是指敌方在不断的变化运动,而对我方还处于不利或者是完全没有把握胜算的情况之下,还要继续观察,待敌情发生了有利于我方的新转机时,应及时抓住战机,勇敢、果断地出击,以获大胜。
这就是我对你所提出的问题浅显看法和解读。
在自己的力量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沉着冷静观察敌人的部署,从中寻找发现薄弱处,一击致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