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小时候,有一次上手工课,他想做一只小木凳。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拿出自己的作品,交给了漂亮又严厉的女教师。
爱因斯坦没有拿出自己的作品,急得满头大汗。
第二天,爱因斯坦交给女教师的是一个制作得很粗糙的小板凳。
老师又看了爱因斯坦一眼,生气地说:“我想,世界上不会再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了。
”教室里一阵哄笑。
爱因斯坦脸上红红的,他走到老师面前,肯定地对老师说:“有,老师,还有比这更坏的凳子。
他从书桌下拿出两个更为粗糙的木板凳,说:“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制作的,刚才交给老师的是第三个木板凳。
虽然它并不使人满意,可是比起前两个总要强一些。
”这回大家都不笑了,女教师向爱因斯坦亲切又深思地点着头,同学们也向他投去敬佩和赞许的目光。
关于勤奋学习的故事勤奋学习的成语故事?程门立雪宋人杨时,一心向学。
一日,往谒名儒程颐,颐倦而闭目养神。
时不敢稍动,垂首恭立在侧。
待颐觉醒,门外积雪尺有余焉。
勤奋好学的成语及典故,给正在读书的孩子们讲讲哟。
1、凿壁偷光汉时有一人叫匡衡,家里贫穷,白天干活,晚上才能读书,但买不起蜡烛,邻居说:“既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在墙上凿了个小洞,烛光透过来了,光照到了书上,他便认真地读书。
最终匡衡成了一代文学家。
2、悬梁刺股战国时期的苏秦,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 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 这对他的刺激很大。
所以,他下定决心, 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
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了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
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自己就清醒起来了,再坚持读书。
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 ,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
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
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
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
二人后来都成为了有名的政治家。
3、萤囊映雪东晋时期的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晋代的孙康,冬天的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
后来他被朝廷封为关内侯与临湘候。
职守功勋,颇极一时之盛。
这些勤奋好学的古人夜读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鼓舞后辈,永世垂范。
参考资料:中国知网{我是“草庐心语”,关注文化历史和教育,如果您也喜欢,请关注我,我相信总有我们感兴趣的话题,期待共同交流。
每天快乐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