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事:1、顽强的桂花《西京杂记》中记载,汉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皆献名果异树奇花两千余种,其中有桂十株。
公元前111年,武帝破南越,接着在上林苑中兴建扶荔宫,广植奇花异木,其中有桂一百株。
当时栽种的植物,如甘蕉、密香、指甲花、龙眼、荔枝、橄榄、柑橘等,大多枯死,而桂花有幸活了下来,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也提到桂花,当时桂花引种宫苑初获成功,并具一定规模。
2、桂花献美人《南部烟花记》记载,陈后主(公元583—589年)为爱妃张丽华造“桂宫”于庭院中,植桂一株,树下置药杵臼,并使张妃驯养一白兔,时独步于中,谓之月宫。
可想而知,当时把月亮认作有嫦娥、桂树、玉兔存在的月宫这一传说已相当普及,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把桂树用于园林栽培了。
现陕西汉中市城东南圣水内还有汉桂一株,相传为汉高祖刘邦臣下萧何手植,其主干直径达232厘米,树冠覆地面积400多平方米,枝叶繁茂,苍劲雄伟。
3、月中桂花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
汉朝河西人吴刚,因学仙时,不遵道规,被罚至月中伐桂,但此树随砍随合,总不能伐倒。
千万年过去了,吴刚总是每日辛勤伐树不止,而那棵神奇的桂树却依然如故,生机勃勃,每临中秋,馨香四溢。
只有中秋这一天,吴刚才在树下稍事休息,与人间共度团圆佳节。
毛泽东的诗词“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就源出于这一典故。
二、唐宋以后,桂花已被广泛用于庭园中栽培观赏。
宋之问的《灵隐寺》诗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著名诗句,故后人亦称桂花为“天香”。
李白在《咏桂》诗中则有“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清阴亦可托,何惜植君园”。
表明诗人要植桂园中,既可时时观赏,又可时时自勉。
这种需要,导致园中栽培桂花日渐普遍。
三、宋朝梅尧臣《临轩桂》:“山楹无恶木,但有绿桂丛”。
欧阳修《谢人寄双桂树子》中“晓露秋晖浮,清阴药栏曲”暗示桂花已移植到诗人庭院中的芍药栏杆旁。
宋代毛滂《桂花歌》中“玉阶桂影秋绰约”说明在玉色的台阶前植桂。
元代倪瓒《桂花》诗中“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指出窗前植桂。
扩展资料:1、桂花功效:淡黄白色,芳香,提取芳香油,制桂花浸膏,可用于食品、化妆品,可制糕点、糖果,并可酿酒。
桂花味辛,可入药。
以花、果实及根入药。
秋季采花;春季采果;四季采根,分别晒干。
花:辛,温。
果:辛、甘,温。
根:甘、微涩,平。
功能主治:花:散寒破结,化痰止咳。
用于牙痛,咳喘痰多,经闭腹痛。
果:暖胃,平肝,散寒。
用于虚寒胃痛。
根:祛风湿,散寒。
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腰痛,肾虚牙痛。
2、桂花酒功效:古人认为桂为百药之长,所以用桂花酿制的酒能达到「饮之寿千岁」的功效。
像是汉代时,桂花酒就是人们用来敬神祭祖的佳品,祭祀完毕,晚辈向长辈敬用桂花酒,长辈们喝下之后则象征了会延年益寿。
该酒香甜醇厚,有开胃醒神、健脾补虚的功有。
桂花酒尤其适用于女士饮用,被赞誉为“妇女幸福酒”。
祖国医学中有花疗的理论实践,桂花酒就是典型的实例。
3、桂花茶功效:桂花茶可养颜美容 ,舒缓喉咙 ,改善多痰、咳嗽症状 ,治十二指肠溃疡 ,苇麻疹 、胃寒胃疼 、口臭 、视觉不明 。
与桂花有关的故事100字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