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双非可以考的名校

考研双非可以考的名校,第1张

考研双非可以考的名校 双非大学生考研考取哪个大学比较多?

感谢悟空小秘书/头条教育的邀请。

高校每年会发布的招生简章会发布具体的招生专业和人数,部分学校也会发布当年的报考人数。

每年,双非院校的考生选择同城985高校的人数不少,如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不少人选择报考中南大学、湖南大学。

让小西为难的是没有学校会发布所谓的"双非院校学生报考数量",如此直白的将生源分类很容易引发考生的不满呢。

2018年双一流院校发布的招生数据:在这些院校中,华中科技大学8500人的招生名额位居第一。

当然,大家也知道这些院校的招生中推免生占比达到50%-60%(限制线是50%),剩余给统考的额度不大,导致竞争更加激烈。

当然,大部分推免生同样由这些双一流院校产生,如上图公布推免数据的一些院校中北京大学53.4%的保研率位居首位。

在2019年发布报考人数的院校中,南京大学网报27000人,相比18年增加37%。

厦门大学网报人数26760人,相比18年新增2876人。

中国传媒大学网报19157人,相比18年增加18.6%。

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院校网报人数分别达到19157人、18492人、12669人、11932人、10974人、10131人,竞争压力同样不小,您觉得呢?▼关注帅小西De头条号。

小西陪你聊大学、考研、读博,收获不一样的教育和人生。

这个问题乍一看不知道怎么回答,难道有双非院校学生考取各个学校研究生的统计数据?而且考取哪个大学的学生多与目标院校的招生规模、专业设置等直接相关,如一所综合性的211或者985高校尽管报考的门槛很高、难度很大,但是其招生规模很大,即使所谓的保研学生占掉一半多的比例,那么其另外一半留给双非院校和其他重点院校竞争的名额也还是很多。

另外,为什么说专业设置也很相关呢?因为通常理工类院校的招生规模通常要比文科类的院校多,而理工类的硕士或者博士的学历需求也比较大。

因此,这个问题需要剖开来谈。

双非院校大学生考研考取哪个大学多?不如换成,双非大学生考研目标院校应该怎么选择?我想,这样这个问题的解法和适应性会高一些了。

一、什么是双非大学生?“双非”一般指非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即“非双一流”;在双一流政策推出以前,“双非”一般指非985和211建设高校,可以说双非的含义也在随着高校改革发展而不断变化。

无论是以前的还是现如今的,我暂把“双非”简单地归结为综合实力较差的“普通高校”。

在这种“双非”学校就读本科的大学生就是双非大学生,这类大学生群体有很大一部分希望通过升学考研换取高校的综合实力水平提升,最好是能够摆脱“双非”的学历帽子,进入以211和985高校为代表的重点大学升造。

但是难度可想而知,不得不承认的是双非大学生也有很优秀的,但是也必须承认双非大学生普遍教育素质不如重点大学,这是毋庸置疑的。

这意味着即使经过刻苦努力学习过了初试线,进入复试后难度也依然巨大。

在这种背景下,那么双非大学生目标院校怎么选取呢?二、如何选取目标考研院校?这个问题很复杂,有以下几种情况,我分开说明一下:1、一心只想上重点大学,打死不上双非院校,即使二战、三战也无所谓。

这类双非大学生普遍存在,是典型的“学历派”,也是对双非院校最不屑的,认为双非院校的研究生读了也没多大用处,还不如不读或者直接参加工作的性价比高。

我认为,可以有这种“傲骨”但也不能死钻牛角尖,在很多工作岗位其实只看是否有研究生学历,对于毕业院校看的不是很多或者很绝对。

2、直接报考本校,主动把考研难度降到最低,保证有研可读。

这类双非大学生是比较倾向保守的,可以说随着考研形势越来越紧,竞争激烈程度逐年提升,直接报考本校不失为一种折中的策略。

其实,考取本校的研究生有很多好处,除了在专业课考试方面会有一些帮助之外(比如一些辅导课、答疑课之类的),还包括考试环境熟悉、老师和同学熟悉、零环境适应等优点。

3、不在乎区位因素,报考院校选择偏远的重点院校。

选择报考一些偏远省份的重点高校也不失为一种策略,这类高校往往报考的人比较少,在复试的时候会有大量的调剂名额,如果你能够第一志愿报考,那么上线就能入围的可能性非常高。

4、有绝对实力,想考哪个就考哪个学校。

不乏很多大神级的双非学生,因为高考的时候没有发挥好而落榜,这类学生往往学习能力很强,虽然在双非院校但是其努力程度和学习程度并不比重点院校的差,反而会更厉害一些。

三、考取哪个大学多呢?在考研大军逐年增加、竞争程度逐年上升、双非大学生整体实力整体较弱等大背景下,结合所见所闻的实际情况,双非大学生的考研情况大致为:1、考取本校或者参与调剂到其他双非院校的同学较多。

为了保险起见,很多双非大学生都选择了直接报考本校;而很大一部分同学选择报考重点高校,但是被刷下来的几率也非常大,最好不得不进入调剂环节,最后甚至想回本校都难,无奈去了一所同水平的双非高校。

2、考取重点院校的比例还是普遍较低。

一方面,直接从双非院校获取外校的保研名额很少,一般可能一个专业总共就2-3个名额,而重点高校自身的保研名额则能达到好几十;另一方面,在有限的考研名额下,与其竞争的学生里面又会有很大一部分来自重点高校的,而他们则往往有更大的上岸机会。

3、具体到哪一所大学?不同的省份情况不同,不同的学校办学规模、专业设置情况等也不同,不具太大的可比性,所以本文中不做列举。

具体可参考前2条原则整体把握。

写在最后:1、考研到重点高校的梦想得有,但是需要评估自身实力和考研形势情况,做出最适合、最经济的选择;2、考取本校或者同等水平的双非院校难度要比考取重点高校小得多;3、考取重点高校的学生也不在少数,所以有机会还是要冲一冲的。

以上就是我对这一话题的想法,欢迎大家指正。

我是@博士带您看经典,喜欢我的朋友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6284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3
下一篇 2022-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