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大学辅导员,我深知言传大于身教的重要性,要想学生服你,就必须让他们崇拜你,自己说的话,首先自己要做到。
举个自己的例子:疫情期间,班级很多学生很迷茫,每天浑浑噩噩。
之前,我也开了很多次班会,告诉他们你们要珍惜时间,活在当下等等,大道理讲了一堆,可是效果不明显。
其实,那段时间的我,也陷入了消极,每天追剧,睡觉,打游戏。
忽然,有一天,我意识到,再这样下去的我,满满的负能量,如果去说服别人。
我开始下定决心从自己改变。
以后的每一天,我开始在班级群里打卡,把我每天计划要做的三件事情写出来,请求同学们给予监督。
每完成一件事情,我都会通过拍一段小视频,谈下具体的过程,完成之后的感受。
比如,早起晨读,每天早上6点半,我会准备发读书的视频,8点分享本次读书的感悟,其他的计划也会通过类似的形式进行打卡。
第一天,没几个同学回应我;第二天,少数同学来看个热闹;第三天,大家开始好奇老师有没有坚持;第四天,有一个同学告诉我,她要跟随我的脚步,也要列下计划,打卡完成;第20天,由于参与打卡的同学越来越多,我单独成立了微信群。
就这样,通过我的带动,越来越多的同学学会了时间管理,学会了如何过好每一天,也学会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当然,我也很感谢他们,很多时候想放弃的时候,想到要成为他们的榜样,就会咬牙坚持下来。
这就是在疫情期间,作为辅导员的我,言传身教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
当然,除此之外,我也一直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作为一个平凡人如何逆袭,我想告诉我的学生会越努力越幸运,如果你不相信,你的老师就是最好的证明!!!我是小夕老师,愿与你们一起谈青春,聊梦想,话成长,关注我!
俗话说,吼破嗓子,不如作出样子。
这句话在许多方面都适用,尤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且不可忘记这句话。
以本人教育孩子的实践来看,的确,身教重于言教。
我的孩子大学毕业后,考取公务员,之后成家立业。
因为是教师的缘故吧,我特别注意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始终坚持正面引领,让孩子有模仿的对象,有崇拜的偶像。
主要有以下体会:一是始终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挫折与无奈,始终自信满满,让孩子学会微笑,学会坚强,做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二是做到干净、整洁、有序,做有生活品味的人。
我做到不赌博、不吸烟、不酗酒。
让我高兴的是,我的孩子也做到了这些。
三是努力做到孝亲敬长,维护家庭和谐。
从不在孩子面前耍脾气、发怒、说脏话,摔盆砸碗,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
四是热爱生活,经常做一些家务,参加体力劳动,有时间就带着孩子外出游玩。
与孩子平等对话,遇事多用商量的口吻,相信尊重会使孩子更健康的成长。
五是热爱学习,把买书看书作为一种习惯。
可喜的是,由于我持之以恒坚持学习,大大影响了我的孩子,所以孩子的学生时代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的,当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俗话又说,说得好,不如做得好。
教育孩子方法千千万万,作出样子是黄金法则。
你的样子就是孩子的样子。
这里的样子最起码的应当是成功的样子。
自己做不到的,就不要强迫孩子去做。
优秀家长教育的孩子不一定百分百优秀,但后进的家长绝对教育不出优秀的孩子。
以上是我的一点体会,愿与您共勉。
如果您觉得有道理,请加关注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