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谦虚的故事

爱因斯坦谦虚的故事,第1张

爱因斯坦谦虚的故事 爱因斯坦的故事50字爱因斯坦的故事

1879年3月14日,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东部的乌尔姆,犹太血统。

他的父亲海尔曼?爱因斯坦很有数学天赋,但父母没钱供他上学,只好弃学经商,爱因斯坦的母亲保里诺?爱因斯坦是富有粮商的女儿,很有音乐天赋。

年幼时,爱因斯坦就开始学习音乐,六岁开始练习拉小提琴,音乐几乎成了爱因斯坦的"第二职业",小提琴终身陪伴着他。

在爱因斯坦上学之前,他父亲给了他一个罗盘(指北针),罗盘的指针总要指着南北极,使小爱因斯坦研究和着迷了很久,直到成年,他都还记得这件使他印象深刻的事。

另一次经历给他的印象也很深刻。

在上学几年后,他领到一本欧几里德几何学课本,书中论证得无可置疑的许多公理,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以至于无法按照课程进度学习,而是一口气就将它学完。

爱因斯坦和牛顿一样并不早慧,他到3岁还不会说话,在整个学习期间也无"神童"的表现,甚至在教师眼里显得平庸迟钝,他主要是对教师的呆板教学方法感到不满,而具有很强的独立自主、勤奋自学的探索能力。

他在中学时代就自学了包括微积分在内的基础数学及某些理论物理知识,进入大学后,他经常缺课,独自修读了经典理论物理,研究了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爱因斯坦不拘成见,勇于创新。

"怀疑一切"的信条始终贯穿他的整个科学生涯。

当然,爱因斯坦的杰出科学成就来之于他坚持不懈的毅力。

一次,有个青年人请教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爱因斯坦给他写下了一个公式:A=X+Y+Z。

他解释说,A代表成功,X代表你付出的努力和劳动,Y代表你对所研究问题的兴趣,而Z表示少说空话,要谦虚谨慎。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科学研究好像钻木板,有人喜欢钻薄的,而我喜欢钻厚的。

"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诞生,但不久以色列与周围阿拉伯国家的战争便爆发了。

已经定居在美国十多年的爱因斯坦立即向媒体宣称:“现在,以色列人再不能后退了,我们应该战斗。

犹太人只有依靠自己,才能在一个对他们存有敌对情绪的世界上生存下去。

”1952年11月9日,爱因斯坦的老朋友以色列首任总统魏茨曼逝世。

在此前一天,就有以色列驻美国大使向爱因斯坦转达了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的信,正式提请爱因斯坦为以色列共和国总统候选人。

当日晚,一位记者给爱因斯坦的住所打来电话,询问爱因斯坦:“听说要请您出任以色列共和国总统,教授先生。

您会接受吗?”“不会。

我当不了总统。

”“总统没有多少具体事务,他的位置是象征性的。

教授先生,您是最伟大的犹太人。

不,不,您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人。

由您来担任以色列总统,象征犹太民族的伟大,再好不过了。

”“不,我干不了。

” 爱因斯坦刚放下电话,电话铃又响了。

这次是驻华盛顿的以色列大使打来的。

大使说:“教授先生,我是奉以色列共和国总理本·古里安的指示,想请问一下,如果提名您当总统候选人,您愿意接受吗?”“大使先生,关于自然,我了解一点,关于人,我几乎一点也不了解。

我这样的人,怎么能担任总统呢?请您向报界解释一下,给我解解围。

” 大使进一步劝说:“教授先生,已故总统魏茨曼也是教授呢。

您能胜任的。

”“魏茨曼和我不是一样的。

他能胜任,我不能。

”“教授先生,每一个以色列公民,全世界每一个犹太人,都在期待您呢!” 爱因斯坦的确被同胞们的好意感动了,但他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委婉地拒绝大使和以色列政府,又不使他们失望,不让他们窘迫。

不久,爱因斯坦在报上发表声明,正式谢绝出任以色列总统。

在爱因斯坦看来,“当总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同时,他还再次引用他自己的话:“方程对我更重要些,因为政治是为当前,而方程却是一种永恒的东西。

” 爱因斯坦1880年出生于德国小镇乌尔姆,父亲是一家小电器工厂的主人,母亲是家庭妇女。

幼时的爱因斯坦,没有丝毫天才的迹象。

直到四五岁,他还没有学会说话。

上学后,成绩也很一般,老师说:“他智力迟钝,话也说不清楚,是成不了才的。

” 读中学时,学校军营式的管理,大量的背诵和记忆,极大地损 害了爱因斯坦对科学的兴趣,以致他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想看科学方面的书。

爱因斯坦考大学也不顺利,第二年才考取。

大学老师不喜欢他,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不按老师的规定听课,也不按照老师的章法做实验,他是按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课程。

有些功课他自学过,理解了,掌握了,就不再去听老师的课,而是自己到图书馆里读喜欢的物理学著作。

做物理实验,老师规定了实验的步骤,但是,爱因斯坦却想,能不能用别的办法,通过别的途径得出同样的结论呢?他自己设计了实验的线路,将老师的实验程序丢在一旁。

而恰恰在构思新的实验中,爱因斯坦锻炼了自己另辟蹊径、不落旧窠的创新品质。

大学毕业后,爱因斯坦没有找到工作。

他写信给教授,希望教授给予推荐。

但是,教授没有给他回信。

在教授的心目中,爱因斯坦不是好学生,也不会有出息,所以连回信也懒得写。

许多年后,爱因斯坦和这位教授在一次国际物理学年会上相遇了,这时,爱因斯坦已经是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了。

教授对他说:“我真是老糊涂了,一个杰出的人才就在我的眼前,我却没有发现,你的信我还保留着,它不时地提醒我曾多么糊涂。

关于谦虚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6350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3
下一篇 2022-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