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错字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文化,一种是太有文化。
首先要说的两个“错字”是:济南大明湖南门牌坊以及旁边石碑上的“明”字,多了一横,趵突泉的石碑上“突”字少了两点。
有说,是因为古时趵突泉喷泉之水高达数丈,几次立碑都被冲倒了,于是明朝时济南府请山东巡抚胡缵宗书写立碑,因为胡巡抚是甘肃天水之人,又是山东大吏,想以他之笔,标趵突泉之名,并压住这汹涌不息的趵突泉水。
胡擅书大楷,字写成后,济南石匠选上好石材刻碑。
端午这天,知府官吏把刻有“趵突泉”的石碑竖立在趵突泉源头。
不久却发现,“突”字上的两点被腾空的泉水冲走了,都说冲到大明湖去了,其中一点留在了“明”上。
这也是为什么趵突泉石碑 上的“突”字少了两点。
另一种说法是“突”宝盖上那一点很像一顶帽子,把帽子拿掉,寓意着趵突泉永远喷涌,没有尽头。
毕竟,在历史上,趵突泉数次停喷,有时甚至长达900多天不喷涌。
关于少了的一点到底去了哪里,有人说流到了下游的大明湖,大明湖的“明”字中,“日”字旁多了一笔变成了“目”。
据说,“明”字也是诸多碑文上出现次数最多的“错字”。
比如南京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保护碑,上面的“明孝陵”写成了“眀孝陵”。
成都武侯祠内也有块 匾额叫“明良千古”,其中的“明”就写成了“眀”。
也有人认为,用“目”代替“日”是一种智慧,代表的是一双慧眼,“明良千古”就是这个用意。
错字之三:兰州火车站的“兰”字。
“兰”都是第三横最长,而兰州火车站的“兰”上面一横最长,下面两横短。
这个字是当时兰州站的工作人员请了当时的书法大家张邦彦题的字,后来,虽然很多人都向兰州站反馈过这个情况,但几十年过去了,“兰”字依旧没有改正,专家认为不改更美,首先它是张邦彦提的字,属于书法的范畴,其次这两个字也见证了兰州的历史。
错字之四: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上面的题字,“门”没有钩,“学”字上面也没有宝盖头,这一连就错了两个字,那么厦门大学为什么不改正呢?原来这四个字是鲁迅题的,鲁迅虽然不是书法家,但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加上他四处讲学,名气很大,厦门大学历代校长就将这四个字保存了下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