罔和殆的意思

罔和殆的意思,第1张

罔和殆的意思 罔和殆是什么意思

1、罔:迷惑而无所得。

殆:通假“怠”,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2、原文: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3、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罔而殆是什么意思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段话的文化意义是什么?

这句话的文化含义在于给后世提供了学习方法,如何做到不罔不殆,要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才能够有很好的进步。

从这句本身的理解上在于”罔“和”殆“罔——迷惑、困惑、无知的。

殆——怠的通假字,懈怠,疲惫。

前半句说光学习不思考,对所学知识就不能充分理解,就会困惑,告诉人们不能读死书,要联系实际思考,这样学来的东西才容易掌握,才有用。

这是学习的基本方法。

后半句说光思考不学习,人会容易满足,以为自己什么都明白了。

这是对学习的鞭策。

它的文化意义在于:光学习不思考不行,光思考不学习也不行,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人才会不断进步。

这是孔子对学与思的哲学 问题的科学回答,很精辟,因此常被人引用,成为治学指导思想。

大家好,很高兴能够在悟空问答里与大家分享交流。

我是人丑话不多,凡事爱琢磨的终南望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孔子·为政篇》。

大致的意思大家都知道,讲的就是“学”与“思”二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笔者认为,这句话不仅仅是对学习方法的经典总结,更是对学习态度的至高要求。

从学习方法上讲,只有“学”和“思”二者高度统一,才可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得其精要,继而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只学而不思,相当于吃东西不知其味。

思而不学,则会拘泥不前,墨守成规。

“学”是接受积累新知识的方法,“思”则是运用已知知识,去钻研怀疑创新的方法。

全盘接受自然是不可取的,存疑才有动力去创新,去发现,去接受更多的新知识。

其次,从学习态度上讲,“学”是积极上进,不断努力,不断积累的态度。

“思”则是对前人的成果进行分析研究,敢于怀疑,然后去伪存真,探究创新的态度。

两种态度的结合,才能促使经典得到传承与发展。

众所周知,不是所有现成的知识都是毫无争议的。

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一致的。

知识是人创新和总结出来的,是人就有局限性,就有不全面或者狭隘的存在。

知识也是没有一成不变,一贯千年的。

只有通过“学”而后“思”才能推陈出新,才有知识更替,才有文化文明的更迭发展。

从这个角度来讲,“学”是接受其精华的谦逊和敬畏,“思”是去其糟粕的途径和勇气。

二者完美的结合,正是对学习者的最高要求。

相信大家都知道伽利略著名的“比萨斜塔落体实验”吧!亚里士多德的“两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下降的速度与重量成正比”这一主观判断,统治了物理界1900多年。

假如伽利略没有“学”而且“思”的方法和态度,那么错误理论将不知道还会禁锢着人们思想多久!亚里士多德之所以错误,其主要原因是“学”与“思”步调不统一,单单凭借自己的直觉和观感而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那为何1900余年没有人怀疑?这是迷信权威,只“学”不“思”导致的结果。

而且“学”也只是简单接受,并无深入。

因此,笔者认为,“学”与“思”不仅仅是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思想,更是对学习态度的至高要求。

面对知识,面对权威,我们不仅要有好的学习方法,还得有严谨求实敢于怀疑创新的学习态度,不然就是“吃别人嚼过的馒头”,既没有营养,也没有味道。

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不妥之处,敬请指正!谢谢阅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6369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3
下一篇 2022-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