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和狼的故事课文告诉了我们:人类应该了解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要尊重自然规律,不能人为的破坏生态平衡。
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不能仅仅根据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人们必须尊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这种相互关系。
主要讲述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里,鹿的数量只有四千只左右,而美国总统罗斯福却认为鹿的数量少的原因是狼所导致,就下令捕杀狼群。
狼群的数量急剧下降,鹿的数量越来越多,总数超过了十万只。
这之后引发了一系列自然灾害,使鹿群的数量锐减至八千只。
扩展资料:在20世纪初,在美国西部落基山脉的凯巴伯森林中约有4000头野鹿,而与之相伴的却是一群群凶残的狼,威胁着鹿的生存。
为了这些鹿的安宁,1906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决定开展一场除狼行动,到1930年累计q杀了6000多只无辜的狼。
狼在凯巴伯林区不见踪影了。
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局面,其因是狼被人消灭了。
狼一方面捕食掉一些鹿,使鹿总数得到控制,不至于繁殖到使动物被退化的程度;另方面,狼捕食的鹿多为老弱病残者,有助于鹿种优胜劣汰,利于鹿群传宗接代。
鹿在狼的追逐下,经常处于逃跑的运动状态,促进了鹿的健壮发育。
由于狼消失了,鹿没有天敌,“懒汉”体弱,鹿群退化。
并且,狼还激发了鹿的生存本能, “懒汉”化的鹿对危险没有反应,使得鹿群体被偷猎者杀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鹿和狼的故事
鹿和狼的故事课文全解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