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聚合酶作用部位

dna聚合酶作用部位,第1张

dna聚合酶作用部位 DNA聚合酶作用部位及功能

DNA聚合酶作用部位是磷酸二酯键。

1、聚合作用:在引物RNA-OH末端,以dNTP为底物,按模板DNA上的指令,即A与T,C与G的配对原则,逐步逐个、连续地将dNTP加到延伸中的DNA分子3'-OH末端,逐步合成延长中的子链DNA。

这是DNA聚合酶的主要作用;2、3’→5’'外切酶活性(校对作用):这种酶活性的主要功能是从3’→5’方向识别和切除不配对的DNA生长链末端的核苷酸,3’→5’外切酶活性的主要功能是校对作用。

当加入的核苷酸与模板不互补而游离时则被3’→5’外切酶切除,以便重新在这个位置上聚合对应的核苷酸,可见,3’→5’外切酶活性对DNA复制真实性的维持是十分重要的。

以保证复制过程的保真性和准确性;3、5’→3’外切酶活性(切除修复作用):该活性是从5’→3’方向水解DNA延长链前方的DNA链(即只对DNA上双链处的磷酸二酯键有切割作用),主要产生5'—脱氧核苷酸。

这种酶活性在DNA损伤的修复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扩展资料: 1、DNA聚合酶可以在每一个新掺入的核苷酸与模板链之间进行仔细地监测。

只有在配对正确的情况下,它才会催化核苷酸之间聚合形成磷酸二酯键。

2、即使当DNA聚合酶的监测偶然失误,掺入了错误的核苷酸,它还能通过校读的功能纠正错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NA聚合酶

DNA聚合酶作用部位是什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6383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3
下一篇 2022-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