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小能否养成勇于担当与父母教育,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密切相关。
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孩子从小耳濡目染着父母的言传身教,作为父母的如果具有担当行为,培养出来的孩子绝对不怂,所谓虎父无犬子说的就是这道理吧。
家庭成员的敢作敢为勇于担当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孩子,孩子在这样的氛围熏陶下,自然而然会影响到孩子的担当气质的形成。
社会风气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或多或少对孩子也有一定的影响。
正面的引导对孩子灌输着正能量,负面的宣传自然产生的是负能量。
勇于担当是一种角色,是一种自我存在感,是一种民族精神,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大任,是有所作为的具体体现。
孩子的勇于担当,更多的是给予孩子存在感,给孩子定为角色,给孩子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具体的讲,亲情关系里祖孙三代的八种关系,父母的结合 回演绎出四种关系,父子、父女,母子、母女;父母的孩子长大以后各自有了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便有了如下关系,爷爷和姥爷关系中有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奶奶和姥姥关系里同样产生四种关系即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
关系决定着人的行为,你是孩子的父母,子女可以在你面前撒娇,孩子不会在他的同学面前撒娇。
作为新人孩子掌握了家庭关系,就知道他的存在位置,有了存在就能做事得心应手,做事该出手时就出手。
才会有家庭的担当。
在外部关系里,让孩子知道五种关系,上下级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妹关系,朋友关系,走出家门遇到这些关系里发生的事情,要给孩子一个判断是非的标准。
尊老爱幼,长幼有序,平时家长多给孩子规范礼仪礼节的行为,家长也要把孩子当大人一样看待,出门有安排,见面有问好,做事有分寸才会有社会担当的自信,才会理解真正的担当大义。
孩子的存在感是逐步培养的,价值观也是逐步形成的。
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幼儿教育的经典著作要多读。
个别老实巴交的孩子,是因为家长长期无视他的存在,而摧毁了孩子存在感的幼苗。
每一位家长都重视孩子的勇于担当精神培养,都有正确的方法可行,也是我本人希望的,真希望大家能多发表自己的见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