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三毛看见别人捡烟头换钱花,这个时候聪明的三毛,想起了捡烟头可以换饭吃。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中越战争中,解放军战士防御猫耳洞,经常一住就是几个月。
猫耳洞温度可以达到40度,缺水又潮湿,狭窄低矮,还有越军不断偷袭。
所以,战士什么都可以没有,不能没有香烟。
没有香烟,苦日子根本熬不下来。
但有时候军工送不上香烟,断掉了,就只能去找烟屁股。
因为烟屁股多少还有一些没抽光的烟丝,可以抽几口。
当年也是如此。
那个时代的香烟没有过滤嘴,最后尾部一般是不抽的,直接丢掉。
这些尾巴都有烟丝,就有一些流浪儿专门去捡,然后卖给相关的人。
这些人把香烟尾巴拆开,取出烟丝,晒干后再搞成香烟。
这种香烟档次自然不高,主要给社会底层重体力劳动者购买,价格低廉,仅仅为有牌子香烟的三四分之一,也有一定销路。
1938年的调查数据表明,手工卷烟仍占中国卷烟消费量总量的约10%。
当时香烟价格比较高,所以捡烟屁股虽然是微利,但收入还是很稳定的。
多的每天平均可得三四百文钱,少的也有一二十文,至少可以吃顿早饭。
而且当时上海比较发达,有钱人和中产多,满街都是丢的烟屁股,一天可以捡到不少。
根据1937年的统计,仅在上海一地就有千人以上的捡烟头大军。
不过,这种烟卷显然是不卫生的,很容易使得抽烟者感染口腔疾病。
所以建国以后,这种行业就自然消失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