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一共有八位好汉,其姓名和绰号为:1、托塔天王-晁盖;2、智多星-吴用;3、立地太岁-阮小二;4、短命二郎-阮小五;5、活阎罗-阮小七;6、赤发鬼-刘唐;7、入云龙-公孙胜;8、白日鼠-白胜。
故事讲述了杨志押送生辰纲去往东京,在途中(黄泥冈)被晁盖吴用等用计夺取的经过。
智取生辰纲的是谁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的上一年,梁中书送给蔡京的生辰纲被谁劫了?这个问题在原著文字中多有提及,两次是梁中书本人提到;一次刘唐提到;还有一次是杨志提到。
下面就抽丝剥茧看看之前这十万贯的生辰纲去了哪里?梁中书第一次提到这事,是离老丈人寿诞越来越近,蔡夫人刻意提醒了他一下,梁中书道:“下官如何不记得泰山是六月十五日生辰?已使人将十万贯收买金珠宝贝,送上京师庆寿。
一月之前,干人都关领去了,见今九分齐备。
数日之间,也待打点停当,差人起程。
只是一件,在此踌躇:上年收买了许多玩器并金珠宝贝,使人送去,不到半路,尽被贼人劫了,枉费了这一遭财物,至今严捕贼人不获。
今年教谁人去好?”这边还在准备十万贯金珠宝贝的寿礼,那边江湖上已经有了传言,赤发鬼刘唐跑到东溪村去结伴晁盖做这件大事,也有一番言语:“小弟打听得北京大名府梁中书,收买十万贯金珠宝贝玩器等物,送上东京与他丈人蔡太师庆生辰。
去年也曾送十万贯金珠宝贝,来到半路里,不知被谁人打劫了,至今也无捉处。
”等大名府里把礼物准备齐整,因旧年失盗,放心不下,梁中书再次和夫人议论此事:“上年费了十万贯收买金珠宝贝,送上东京去,只因用人不着,半路被贼人劫将去了,至今无获;今年帐前眼见得又没个了事的人送去,在此踌躇未决。
”于是夫人提醒他可以让杨志去做这事的时候,梁中书如梦初醒,于是找来杨志商议此事,并许以高官厚禄,杨志也害怕一路上有个闪失,因此先问梁中书打算怎么押运?梁中书道:“着落大名府差十辆太平车子,帐前拨十个厢禁军监押着车,每辆上各插一把黄旗,上写着‘献贺太师生辰纲’。
每辆车子再使个军健跟着。
三日内便要起身去。
”杨志一听就说不可,这样声势浩大,一路上强人出没,怕再有闪失,于是回禀梁中书:“小人也曾听得上年已被贼人劫去了,至今未获。
今岁途中盗贼又多,甚是不好。
此去东京,又无水路,都是旱路,经过的是紫金山、二龙山、桃花山、伞盖山、黄泥冈、白沙坞、野云渡、赤松林,这几处都是强人出没的去处。
更兼单身客人,亦不敢独自经过。
他知道是金银宝物,如何不来抢劫?枉结果了性命。
以此去不得。
”从原文综合几段文字可以看出:第一、旧年丢失这生辰纲大概用的也是十辆车子,一个车子一人推着,另外一人押运,再加上总队的头目领导一共是二十一人。
而且车子大张旗鼓插着旗子!即使旧年不是这样声势,也基本差不多…第二、杨志提有八处险峻凶恶之处是强人出没的地方,平白单身客人都不敢独自经过,这么多金珠宝贝又怎能不劫?第三、关键一点:徽宗时期朝政昏暗腐败,奸臣当道,闭塞贤路,全国各处贪官污吏横行,民不聊生。
导致群盗四起,无法禁绝…这种情况下,别说十几二十人押运,即使百十来人,遇到大批的强盗贼寇又怎能安全?况且几处恶山都有结伙的强盗,二龙山、桃花山在原著中按时间分析当时分别是宝珠寺邓龙和小霸王周通占据着,这些人手下都有几百喽啰就是明火执杖抢夺也不是不可能的,另外江湖上多有勾串联合,几家聚在一起合作也是很正常的,更况且社会动荡,夺了东西化整分零跑去藏匿起来,一点线索不留下,官府无从查起,时间一长也就懈怠了。
综上各点所述:江湖人江湖事,抢夺旧年生辰纲的是结伙行为,而且金珠宝贝不似官银有字,这些东西全伙分了就成了无头案子。
尤其抢劫时一个活口不留,去哪去找?我个人意见二龙山邓龙武艺超群又凶顽成性,他带队或者伙同其他江湖豪客打劫的时候最多…
其实历史上,《水浒传》和《红楼梦》一样作为禁书的时间更长,有400多年左右。
为什么呢?因为书中有许多暗战。
《水浒传》更加明显,虽然书中许多被逼上梁山,但大多最后都万流归宗,被两个人指点了归宿,一个是柴进,一个是宋江。
这两个人共同特点就是武艺不怎么样,但是超有钱,钱多的见好汉就撒的地步。
那么他两的钱哪里来的呢?柴大官人不过是没落贵族,一个新兴的爆发户高廉都对付不了,宋太公更是小财主而已。
只有一个解释,他们的钱来自一个神秘的组织,那是什么组织呢?我们看作者施耐庵的出身:施耐庵(约1296年—约1370年),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
泰州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市大丰区),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6岁中进士。
36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
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
这里有两点可以看出,一是与当道不合,放弃举人、进士身份教书(与书中角色吴用的身份一样),二是和高徒一起投入张士诚军中当过幕僚。
可想而知,这个神秘的组织当是张士诚部队信奉的白莲教了。
而白莲教的兴起并不是元末明初的农民起义才开始的,史料记载,白莲教,是北宋至近代流传的民间宗教。
渊源于佛教的净土宗。
相传净土宗始祖东晋释慧远(334~416?)在庐山东林寺与刘遗民等结白莲社共同念佛,后世信徒以为楷模。
北宋时净土念佛结社盛行,多称白莲社或莲社,主持者既有僧侣,也有在家信徒。
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吴郡昆山(今江苏昆山)僧人茅子元(法名慈照)在流行的净土结社的基础上创建新教门,称白莲宗,即白莲教。
元、明、清三代在民间流行,农民军往往借白莲教的名义起义。
可以想见,施耐庵在张士诚起义失败后退出江湖,晚年写《水浒传》,实际上暗示了粱山起义其实就是白莲莲的起义。
也是元末白莲教起义的前身。
有了这个概念,就很好的分析出,粱中书的上一年生辰纲被谁打劫了,往大的方向说是白莲教组织,具体的说就是宋江、公孙胜、柴进、李应这几个人了。
你看他们出入江湖,有的是钱,靠钱笼络了不少人。
而粱山应该是白莲教当时就选好的一块根据地,把笼络的好汉不断指引上山,为以后的起事作准备。
从这也可以看出,晁盖、吴用等一帮劫生辰纲的人,除了公孙胜以外,当时都不是白莲教的人,甚至晁盖最后也是因为不愿加入白莲教才死的。
因为,上一年的案子还在查,动静很大;白莲教方面一是怕这次派生辰纲是鱼饵,是朝廷的引诱之计;二是也不想过早暴露,所以,只派了公孙胜出来动员江湖上的不明底细的人来劫了,即使失败了,一是证明与白莲教无关,二是朝廷会把两次抢劫的帐算到一起结案,实际上就是说如果晁盖们被抓了,就是最好的背锅侠。
而公孙胜的公开身份是云游道人,家乡又远在辽国控制的蓟州,出了案子也是抓不到的。
明白了这一层,近可以理解后文宋江为什么要通风报信放晁盖他们走,远可以理解粱山排位为什么宋江、吴用、公孙胜、柴进、李应排位那么高了!顺便说一句,后来的卢俊义的作用其实和晁天王差不多的,是真正的民众中有威信的旗帜人物而不是靠宗教地位树立的形象。
为什么换将,可能是愿不愿意加入教的区别而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