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尊老爱幼的小故事

我的尊老爱幼的小故事,第1张

我的尊老爱幼的小故事 古代名人尊老爱幼的小故事

1、汉文帝亲奉汤药 汉文帝刘恒,是一位比较宽厚有为的封建帝王,由于他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曾给社会带来一度繁荣昌盛。

史称“文景之治”。

刘恒还是一位孝顺母亲的君主,其生母薄太后多病,他在处理完繁忙政务后,认间经常亲自在母亲病榻旁陪伴。

在薄太后患病三年间,刘恒经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

母亲所服的汤药,文帝都要先亲自尝过后,才让太后服用。

2、孔融让梨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也。

孔子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次子。

融七岁时,×月×日,值祖父六十寿诞,宾客盈门。

一盘酥梨,置于寿台之上,母令融分之。

融遂按长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

父奇之,问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融从容对曰: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父大喜。

3、子路借米子路,春秋末鲁国人。

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

尤其以勇敢闻名。

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4、黄香尊老爱幼黄香,东汉人,少年时就善于写文章,当时的人称颂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但黄香最难能可贵的,还是他很小就知道孝敬父亲。

黄香9岁时母亲去世了。

他十分悲伤,就把对母亲的思念和爱全部倾注到父亲身上。

冬夜,天气寒冷。

黄香就先钻到父亲的被窝里,躺一会儿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觉。

夏天夜里很热,黄香就手执蒲扇,对着父亲枕席使劲扇着。

黄香长大后,朝廷觉得他是个人才,让他担任魏郡太守。

有一年,魏郡遭受特大水灾,百姓苦不堪言。

黄香拿出自己的钱财赈济灾民,百姓没有不感动的。

5、孟子访齐有一天,孟子来到了齐国,见到了国君齐宣王。

齐宣王说:“请问夫子,有没有统一天下的法宝。

” 孟子诚恳地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做到这一点,统一天下就像在手掌心里转动东西那样容易。

” “怎么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请夫子解释一下。

” “尊敬自己的父母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所有人的父母长辈。

爱护自己的孩子,从而推广到爱护所有人的孩子。

”齐宣王听了,不觉点头信服。

拓展资料:尊老爱幼,其中“尊老”指的是尊敬长辈,“爱幼”即爱护晚辈;形容人的品德良好。

尊老爱幼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但现今中国社会不缺乏尊老思想,却缺乏爱幼思想,经常强调尊老爱幼的人实际上只想表达“尊老”,而不是表达“爱幼”。

我们要弘扬“尊老爱幼”优良的传统,为新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有关勤学好问或尊老爱幼的励志小故事(200字左右)如何从小培养小孩尊老爱幼的思想?

尊老爱幼,其中“尊老”指的是尊敬长辈,“爱幼”即爱护晚辈;形容人的品德良好。

尊老爱幼是中国的传统美德。

尊老爱幼是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的精华。

尊老爱幼是人类敬重自己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老的一天。

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处于盛唐还是当今社会,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尊老爱幼起始于原始社会,当时生产力低下,在氏族公社的内部为了人类的繁衍和文明的延续,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和尚无劳动与生活能力的小孩都一样分配劳动果实,实行义务抚养。

由此逐渐形成的这种朴素的道德观念,被继承下来。

如何从小培养小孩儿从小尊老爱幼的思想,我有以下建议:1.小孩就像一张白纸,如何的听话?大多数取决于,父母如何的引导。

因此在家庭中要有尊老爱幼的氛围,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2. 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同时在幼儿良好的表现行为中,家长要做出及时的表扬。

3.父母可以多陪孩子玩一些尊老爱幼的娃娃加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和从中学会尊老爱幼行为。

4.通过讲故事,多媒体,阅读,等熏陶情 *** 孩子的情 *** 。

5.在生活中给孩子机会去做,如帮妈妈取东西,给家人分东西时先给长辈最后再分给自己。

6.有条件也可以举行有关尊老爱幼的实践活动,如通过了解父母的历史,促进对父母的了解,从而增加对父母的感激之心和孝敬之情。

7.父母有时间可以带幼儿去敬老院托儿所等地方,感受他们的生活,激发孩子尊老爱幼的情感。

以上就是我的建议和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如有其他意见或建议,请互动留言哦。

谢谢你的观看。

如何培养小孩子尊老爱幼的思想?感谢邀请,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专注平台原创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些许的帮助。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小孩子要培养这种品质关键要从小从家庭氛围内做起,比如说自己带孩子去爷爷奶奶家或者是外公外婆家的时候,主动帮老人做家务,做饭的时候要等老人上桌一起来吃饭。

总之家长的点点滴滴,孩子都会看在心里,他们也会潜移默化的模仿你怎样对待老人将来,等你老了孩子也会怎样对待你的。

以前记得央视有一则公益广告,就是说妈妈给奶奶端了热水来洗脚,然后小孩子看到了,就跑出去端了一盆水来给妈妈洗脚,其实妈妈并没有说什么言语,但是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做,小孩就知道了,这就是尊老爱幼。

然后通过一些绘本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尊老爱幼,不尊敬老人的表现都有哪些?对照自己日常是不是自己也有一些行为做的不好,如果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就感觉有做得好的地方就继续坚持。

另外在社会里比如带孩子去购物或坐公交车的时候,让孩子多看看那些给老人或者孩子让座位的好行为,告诉孩子,在社会中尊老爱幼是一种很受大家喜欢的行为,这是一种好品质,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发芽,知道原来这样就是美德。

总之孩子学习任何知识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他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自己的身边做起,然后慢慢的扩展到社会。

只要从小把这种美好品质种子根植在孩子的心里,那么长大之后,他就会成为一棵参天大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6424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3
下一篇 2022-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