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
2、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
又精书法棋艺。
卒,年仅十七。
《全唐诗》存其诗两首。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
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
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
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乞巧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七夕是在中国哪个朝代开始流行?文:羌人山里汉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探索宇宙奥秘,古人从很早以前就开始了。
并由此演绎出了许多感人故事和民间传说。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就源自古人对星宿崇拜衍化而来。
古人因七月七晩上(晚上,古称“夕”)举行祭拜“七姐”活动,故名“七夕”。
自此“七夕”诞生,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流传于今世。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等。
流传着“香桥会”、“接露水”、“穿针乞巧”等民间习俗。
影响着亚洲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地。
随着历史发展,七夕被国人赋予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俗称“中国情人节”,成为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
七夕节既是拜祭“七姐”的节日,也是中国人爱情的节日,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一颗闪亮的星星,“牛郎织女星”。
《七夕》、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
古代传说至今,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
虽说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所描述民间七月七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但在这之前很久很久民间就有传说了。
从历史文献上看三四千年,真正确切哪个时候、哪个朝代,的确是个神仙数!往往民间传说的很多故事,是无法推算出哪个时候、甚至哪个朝代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