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感人小故事

一年级感人小故事,第1张

一年级感人小故事 小学一年级简短小故事适合一年级学生演讲的红色经典小故事有哪些?

《毛委员棉衣》,《过年》,《海娃》等。

《毛委员送棉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一开创起,就处在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之中,红军和根据地老百姓的生活异常艰苦。

毛泽东在1928年11月写给中央的报告说:" 现在五千人的冬衣,有了棉花,还缺少布。

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

好在苦惯了。

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

"冬天,井冈山上格外寒冷,红军战士没有棉衣和棉被,只有两层单衣和薄薄的线毯。

在生活上,每人每天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钱,吃的是粗糙的红米和没油盐的南瓜汤,晚上,没棉被就靠盖稻草取暖。

毛委员在上井冈山当年的冬天,就指示工农革命军在桃寮和茨坪办起了被服厂。

用打土豪得来的棉花、布匹自己生产军服。

一天,部队发下新棉衣,毛委员领新棉衣回到八角楼,走在房东谢槐福的面前说:你一家五口人,没有一件棉衣,你就把这件棉衣穿上吧! 谢槐福见毛委员身上只穿了三件单衣,想起毛委员寒冬的晚上只披着一件线毯,还经常工作到深夜,怎么也不肯收下新棉衣。

在毛委员反复给谢槐福做工作的情况下,谢槐福才穿上了新棉衣。

毛委员就是这样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战胜了严寒的冬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与爱戴,取得了井冈山斗争的胜利。

《过年》1941年,浙南游击根据地遭到敌人武装进攻。

洪汝兰带领武工队的同志在异常艰苦的情况下,与敌人周旋。

白天隐藏在深山荒林之中,没有吃的、没有喝的; 晚上摸黑到敌占区,大家也不管水有多脏,就灌满一肚子,解渴充饥。

一次,正是过年的时候,洪汝兰带领同志来到家乡。

他的父亲听到消息后赶到武工队驻地,对儿子说着家乡被敌人破坏的情景:“几个月前,敌人包围了两个村,想抓一些省委领导,结果扑了空,恼羞成怒,烧毁房屋,杀害乡亲。

现在乡亲们流离失所,东分西散,年都没法过了„”洪汝兰安慰父亲道:“现在中国是富人过年,穷人过关,要想有好年过,就是一条路,团结穷人,坚持斗争,革命成功就好了。

”《海娃》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

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

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

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

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

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

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

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

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

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

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

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鬼子开q打中了海娃的手。

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最后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适合一年级有趣的小故事书求推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6431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3
下一篇 2022-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