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名人

战国时期的名人,第1张

战国时期的名人 战国时期的名人

周公姜子牙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勾践管仲晏子百里奚孙武伍子胥范蠡魏文侯赵武灵王西门豹吴起商鞅孙膑张仪苏秦孟尝君田单信陵君范雎蔺相如鲁班扁鹊李冰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子韩非屈原

战国时期的古代名人如果各朝代有名人榜,你认为战国时期十大名人谁会上榜?

战国,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精彩的时期之一,期间曾涌现出大量风云人物,如果要从中选出十大历史名人,难度其实相当之大。

个人认为,要评选十大名人,不仅要看其名气和才能,还应该看其对战国格局的影响力,同时应该将各国君主全部剔除,毕竟这些君主的影响力实在有些大。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仅以活动时间为序】1、商鞅:秦国变法,为秦国崛起奠定基础。

姬姓,公孙氏,卫国人,又称公孙鞅、卫鞅。

其年轻时便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受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曾师从尸佼学习杂家学说,先于魏国担任中庶子,后入秦国,在秦孝公的重用下,开始在秦国主持变法。

其先后于前356年和前350年两次颁布变法法令,在秦国推行深彻变法,政治上,他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他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军事上,他统率秦军收复了河西之地。

从而使秦国在经济、社会、制度、思想等方面确立了对山东六国的制度优势,为秦国崛起,并最终一统一天下奠定了制度基础。

2、孙膑:两败魏国,战国初期霸主魏国就此衰败。

本名不详,为春秋军事家孙武后代。

曾与庞涓同窗,后因庞涓陷害而惨遭膑刑和黥刑,在齐国使者帮助下逃至齐国。

前354年,魏国攻打赵国都城邯郸,齐威王在段干朋建议下兵分两路救赵,田忌在孙膑建议下以“围魏救赵”之计,大败魏军于桂陵,致使魏国霸业动摇。

前342年,魏国进攻韩国,齐国再度出兵救援,孙膑又采用“围魏救韩”之计,迫使魏军回援,同时以“减灶之计”诱使魏军进入埋伏圈,最终大败魏军主力于马陵。

历经两战,魏军主力损失殆尽,战国初期霸主魏国就此衰败。

3、邹忌:改革强齐,基本奠定了齐秦争霸的格局。

尊称“驺子”,初为齐桓公田午时大臣,后于齐威王田因齐时期,以鼓琴游说齐威王,被任命为相国。

担任相国期间,在齐国推行改革,通过鼓励进谏、革新政治、修订法律、选拔人才、奖励贤臣、处罚奸吏,从而使得齐国国力逐渐增强,一举奠定了魏国之后,齐秦东西称霸的格局。

此外,稷下学宫便是在邹忌担任齐相期间修建完成,这为齐国招揽人才提供了极大便利。

4、公孙衍:身挂五国相印,首倡合纵抗秦。

也称“犀首”,虽为魏国人,但自前342年便入秦国参军,并先后在秦攻魏岸门、秦攻韩宜阳和“雕阴之战”中立下大功,获封大良造,后因张仪深受重用,公孙衍心灰意冷之下出走秦国。

为对抗逐渐强大的秦国,公孙渊首倡合纵,并促成了前318年的魏、赵、韩、燕、楚五国伐秦,此次伐秦虽然失败,但却使得秦国意识到了危险,于是短暂放弃东出,改将战略重心放于南北两端,对于山东六国则以外交为主。

前311年,随着秦国再度东出,山东六国恢复合纵联盟,公孙衍出任纵约长,并同时担任齐、燕、赵、韩、魏五国相邦。

合纵可以说是战国中后期,山东六国对抗秦国的主要手段,而公孙衍作为此策略的提出者,可谓功不可没。

5、张仪:以“横”破“纵”,为秦国崛起争取时间。

张仪曾师从鬼谷子学习游说之术,后入秦国,先任客卿,在“濮阳之战”后,因劝说魏国与秦国交好立功,得以出任相邦。

在公孙衍于山东六国推行合纵的同时,张仪倡导推行连横策略,以“横”破“纵”。

尤其是第一次“五国伐秦”之后,秦惠文王担心山东六国合纵对秦国威胁太大而放弃东出,转而将战略重心放在南北两端,而张仪则主要负责破坏六国合纵,为秦国争取外交空间,从而为秦国赢得了难得的崛起时间。

6、匡章:攻破函谷关,联军伐楚,楚国就此衰弱。

又称章子或者匡子,曾师从孟子,后于齐威王末年成为齐国将领。

齐楚本是联盟,但张仪却以“商於六百里”说服楚怀王,楚国背盟连秦,齐国则与韩、魏联盟。

前302年,质秦的楚太子横杀秦大夫后逃回楚国,秦楚联盟破裂。

前301年,以齐军为主的秦、齐、韩、魏四国联军出兵伐楚,“垂沙之战”楚国惨败,楚都被攻破,与此同时内乱爆发,楚国就此衰弱。

楚国衰败后,秦国又开始频繁向三晋用兵,齐、韩、魏恐秦继续扩张,于是在前298年再度发起合纵攻秦,由齐国大将匡章统率齐、魏、韩联军攻秦,后赵、宋两国也参与合纵,此战历经三年,匡章最终攻破函谷关,迫使秦国归还了魏、韩土地,此后秦国东出步伐再度被迫放缓。

7、司马错:攻占巴蜀,伐魏攻楚,为秦国夺取重要粮仓。

司马迁八世祖,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

前316年,巴国、蜀国发生战争,皆向秦国求援,围绕是否攻打蜀国,司马错与张仪发生激烈争论,后司马错以“得蜀即得楚”之说说服秦惠文王。

同年秋,司马错率兵攻打蜀国,同年十月攻灭蜀国,后又攻灭巴国和苴国,将蜀地纳入秦国。

此后,司马错还曾率兵平定蜀地叛乱,稳固了秦国对蜀地的统治。

夺取蜀地,可以说是秦国全面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司马错功不可没,此外,司马错还曾于前291年夺取魏国轵地、夺取韩国邓地,又于前289年与白起率兵夺取垣城和河雍等六十一城,于前286年迫使魏国献出安邑,于280年夺取楚国黔中郡,迫使楚国割让汉水以北和上庸之地。

8、乐毅:改革强燕,五国攻齐,齐国就此衰弱。

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中山国人。

燕昭王即位后,为图强而招揽贤士,乐毅入燕辅佐燕昭王,通过改革内政、整顿军队、改善吏治、赏善惩恶等措施,使得燕国逐渐强盛。

彼时,齐湣王凭借国势频频对外用兵,惹恼了周围列国,又因攻灭宋国而与中原列国关系决裂,再加上暴政导致国内民怨四起,燕昭王遂派乐毅联络各国,意图合纵伐齐。

前284年,燕昭王起倾国之兵,以乐毅为上将军,合燕、秦、韩、赵、魏攻齐,连下七十三城,齐国仅剩莒和即墨两城苦苦坚守,齐国就此衰弱,彻底退出争霸行列。

9、白起:连破山东诸国,赵国败后秦国一家独大。

白起从军之时,秦国虽然已经极为强大,但面对山东诸国的合纵,秦国仍然难以大举东进,而白起担任秦将期间,接连大败山东六国,尤其是其“以歼敌有生力量”为目的的作战方式,导致山东六国元气大伤。

白起平生大小70余战,无一败绩,仅史料明确记载歼敌数量的战役便有多场,如前293年“伊阙之战”斩首韩魏联军24万,前279年—前278年“鄢郢之战”攻破楚都、淹杀鄢城百姓数十万,前273年“华阳之战”斩首魏赵联军15万,前264年“陉城之战”斩首韩军5万,前262年—前260年“长平之战”坑杀赵军45万。

据不完全统计,六国仅丧生于白起手中的军队,便不下百万,为此白起也得了“人屠”之名,而山东六国由于接连战败,再也难有抗秦之力,秦国开始一家独大。

毛主席更是评价道,“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

10、魏无忌:两败秦军,延缓了秦国灭国步伐。

因受封于信陵,因而也被称为信陵君,为“战国四公子”之首。

“长平之战”后,赵国国力大损,秦昭襄王又于前257年发动“邯郸之战”,发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拼死抗秦的同时,接连向各国求援。

信陵君窃取兵符之后,率兵救援赵国,与此同时,楚国也出兵十万救赵,结果秦军大败,秦将王纥被迫率军退往汾河,秦将郑安平投降。

秦国恢复元气后,再度接连对魏国用兵,魏无忌于前247年派使者向各国求援,列国得知魏无忌出任上将军后,纷纷出兵救援,魏无忌率领联军于黄河以南大败秦军,秦将蒙骜战败而逃,秦军紧闭函谷关不出。

此战之后,魏无忌声威震动天下。

魏无忌两败秦军,可以说对秦国造成了极大震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秦国灭国的步伐。

虽说战国时期人才辈出,例如李俚、吴起、庞涓、苏秦、屈原、肥义、赵奢、蔺相如、田文、田单、黄歇、赵胜、廉颇、李牧、王翦、吕不韦等等,其中有些人的才能或许在以上十人之上,但就对战国格局的影响力而言,却略显不足。

当然,李俚、吴起或许可以一争,毕竟这两位是战国初期魏国称霸的关键人物。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讨论】

我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要是有名人排行榜,那“诸子百家”都应该榜上有名!诸子百家!诸子百家!主要分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许多学派。

诸子百家代表人!道家:老子、庄子、杨朱儒家:孔子、孟子、曾子、子思法家:管仲、李悝、商鞅、申不害、韩非子、李斯墨家:墨子兵家:孙子、吴起、孙膑、庞涓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阴阳家:邹衍杂家:吕不韦 淮南王刘安(西汉)农家:许行小说家:虞初这些人都应该榜上有名!战国十大名人排行榜:第一名:秦始皇帝嬴政战国二百多年大乱世的终结者!扫六合一,使天下大一统成为中国历史主流。

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车同轨书同文,修建直道(最早的高速公路),南征百越,北筑长城。

“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保证华夏文明中心安全发展壮大!创立中央集权制度,促使华夏文明领先世界几百年之久!成为中国第一位皇帝!故称秦始皇帝!第二名:鬼谷子王诩鬼谷子,名王诩,又名王禅,道号鬼谷子。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曾任楚国宰相,身怀旷世绝学,智慧卓绝,精通百家学问,是纵横家的鼻祖,是著名的道家、思想家、谋略家、兵家、阴阳家、法家、名家,更是伟大的教育家。

创建中国古代第一座军事学校——“战国军庠”。

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尉缭子;纵横家:苏秦、张仪、毛遂;被誉为商圣的范蠡等。

当年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

而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崩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

所谓“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

”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

《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道家之代表。

鬼谷子核心思想: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

鬼谷子同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高徒都是战国时代可以搅动风云的人物!故称之为鬼谷先生!第三名:商鞅商鞅 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顿丘(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又名卫鞅。

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

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

政治上,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军事上,统率秦军收复了河西之地,赐予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史称为商鞅。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后,商鞅被公子虔指为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尸身车裂,全族被灭。

结局“作法自毙”。

后世评价:“七国之雄,秦为首强,皆赖商鞅”,这个评价是切合实际的。

韩非子说商鞅“举法明教,秦人大治”。

西汉桑弘羊赞商鞅“功如丘山,名传后世”。

宋代王安石赋诗:“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商鞅功绩,永垂青史。

第四名:李悝李悝 嬴姓,李氏,名悝,魏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

战国时期魏国大臣、政治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

早年师从子夏,魏文侯以为相国,主持变法事宜。

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强产量。

国家在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荒年以平价售出,以平粮价;主张同时播种多种粮食作物,以防灾荒。

政治上,实行法治,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奖励有功国家的人,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

汇集当时各国法律编成《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现已失传。

其“重农”与“法治”结合的思想对商鞅、韩非影响极大。

李悝号称“战国变法第一人”。

第五名:吴起吴起 姜姓,吴氏,名起,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人。

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与兵圣孙武并称“孙吴”。

在楚国时,辅佐楚悼王主持变法。

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

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

著作有《吴子兵法》,传于世,现仅存一卷:有《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变化》《励士》六篇,同《孙子兵法》一起丰富了古代军事理论。

周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因变法得罪守旧贵族,惨遭杀害。

唐肃宗时,位列武成王庙内,成为武庙十哲之一。

宋徽宗时,追封广宗伯,成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大名鼎鼎的“魏武卒”就是吴起精挑细选的战国特种部队!第六名:战神白起白起 芈姓,白氏,名起,郿邑(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

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

楚平王之孙白公胜后代。

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名列武庙十哲。

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与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交好。

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

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

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

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前286年),攻打赵国,夺取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市西)。

后因功高震主,得罪应侯,接连贬官。

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赐死于杜邮。

不得不说的是白起一生大小70余战无一败绩。

位于“战国四将”之首。

白起英勇善战,善于用兵,是不可多得的兵家奇才。

另外,白起一生征战,杀敌一百五余万,被世人称为“战神”,又称作“人屠”。

他为世人津津乐道的代表作长平之战,更是奠定了秦统一华夏的基础!第六位:赵武灵王赵雍赵雍战国中后期赵国君主赵雍 即赵武灵王,嬴姓赵氏,名雍,赵肃侯之子,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代君主,政治家、改革家。

生于赵国都城邯郸,15岁即位。

赵武灵王即位时,赵国国力不强,受中原大国欺侮。

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也不时骚扰,邻境较小的中山国也时常进犯。

赵武灵王二十四年(前302年)颁布命令,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改革军事装备和作战方法,赵国因而国势大盛。

赵雍率将士攻击匈奴,占领今内蒙古南部黄河两岸之地,建立云中、九原两郡,又在阴山筑赵长城以抵御胡人。

前296年吞并中山国。

前314年,燕国发生子之之乱,国都被齐国、中山国攻破,赵武灵王扶植燕昭王回国即位。

赵雍晚年传位于子赵惠文王,自号为“主父”,公元前295年的沙丘宫变中被围困活活饿死于沙丘宫(在今邢台广宗),谥号为武灵王,赵武灵王墓位于今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

赵武灵王赵雍开创了赵国“胡服骑射”的先河,是战国时期少有的大有为之君主,奠定了战国时代赵国成为超级军事强国的基础!第七位:孙膑孙膑 其本名孙伯灵(山东孙氏族谱可查),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北),华夏族,孙武后代。

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

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唐德宗时将孙膑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

宋徽宗时追尊孙膑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孙膑的代表作“围魏救赵”为后人所熟知!孙膑和师兄庞涓的这一对师兄弟之间军事造诣上的博弈也成为战国初期一场大戏,最主要的是孙膑把他的战术战略思想写成一部兵书《孙膑兵法》流传!在很长时间里面人们都把孙膑当做《孙子兵法》的作者!直到上个世纪考古出土出了《孙膑兵法》的问世,才解开了这个千古历史谜团,虽然孙膑和孙子不是同一人,可见孙膑军事造诣不在孙子之下!第八位:苏秦苏秦 己姓,苏氏,名秦,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人。

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早年投入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

学成游历多年,潦倒而归。

随后,刻苦攻读《阴符》,游说列国,得到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

联盟解散后,齐国攻打燕国,苏秦说齐归还燕国城池。

后自燕至齐,从事反间活动,被齐国任为客卿。

著作有《苏子》31篇,收于《汉书·艺文志》,早佚。

书《战国纵横家书》存有其游说辞及书信十六篇,其中十一篇不见于现存传世古籍。

前284年,被人刺杀,死前献策诛杀了刺客。

合纵论是战国时代政治军事形势不断变化,特别是战国中后期七雄纷争导致当时“国际关系”(华夏文明圈内诸国)出现重大变化的产物。

战国早期,七雄并立,彼此旗鼓相当,相互制衡。

到了战国中期,秦国厉行变法,锐意改革,兼并巴蜀,国强地险;而六国彼此消耗,七雄并立的均势格局自此被打破。

苏秦正是洞悉到了这一客观现实,适时提出了以遏制秦国、维护七雄均势为宗旨的合纵战略。

当年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

第九名:张子张仪张仪 姬姓,张氏,名仪,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县王显乡张仪村)人。

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早年入于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

出山之后,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

得到秦惠王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受封为武信君。

公元前310年,秦惠王死后,秦武王继位。

张仪失去宠信,出逃魏国,担任相国。

公元前309年,张仪去世。

张仪的代表作“张仪戏楚”张仪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崩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

第十名:战神李牧李牧 嬴姓,李氏,名牧,赵国柏仁(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

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

尤其是赵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

在一系列的作战中,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其杀害。

李牧军事造诣极高,可惜生不逢时,天妒英才,如果生在和平年代李牧肯定会有好的军事著作流传于世,这就是战国时期的可歌可泣之处!总而言之战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既有“战国四大名将”的战场厮杀,又有苏秦张仪这样纵横家的外交斡旋,还有高渐离这样的音乐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6443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3
下一篇 2022-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