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扁鹊治病故事告诉我们有病要及时医治,以免耽误病情。
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也要像对待疾病一样,决不能讳疾忌医,而应当虚心接受批评,防患于未然。
要自我反省,自我批评,及时改正调整,修正自己。
2、《扁鹊治病》是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创作的一篇散文。
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
写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
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3、作者在阐述道理、叙写过程中,赞颂了扁鹊之神智而鞭挞了蔡桓公的固执、愚顽。
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扁鹊治病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扁鹊治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篇文章告诉人们要防微杜渐,切莫像蔡桓公那样讳疾忌医,导致病入膏肓,丢了性命。
同时,警示人们在生活中犯错误在所难免,但要正视错误,听别人的劝告,改正错误,不要等错误发展到无法挽救的地步,害人害己。
中医起源于原始社会,承载着古代人类同疾病作斗争的发现和经验,在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指导下,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反复实践,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知识已经形成。
扁鹊,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鼻祖,也是中国五大医学大家之首,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他用自己的一生刻苦钻研医术,毕生的行医生涯中积累了很多临床经验,在结合民间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方法:望、闻、问、切,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学和治疗学的基础,同时他在病理和治法上具有卓越的见解,为我国的医学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扁鹊治病》,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着他的两个非常著名的医案。
一个是晋国大臣赵子简,他由于 *** 劳国事身心疲惫,突然晕倒不省人事,经扁鹊切脉诊断后说三天之内便会清醒,果然两天就苏醒过来。
通过诊脉就能准确无误的确诊病情,扁鹊高明的技术开创了中医诊断学的先河,对后世医学界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由此可见,作为一个医生,专业知识一定要渊博,临床业务技能更要不断地提高,只有具备良好的医术,才能真正做到治病救人,缓解患者痛苦,挽救病人生命。
我们要传承先辈们遗留下来的瑰宝,将祖国的国医发扬光大。
另一个是齐国国君蔡桓公,扁鹊初见桓公发现他气色不好,就奉劝他治病,可桓公不以为然。
第二次观察到他病入肌肉了,再次劝告他治病,桓公很生气,认为自己没病。
第三次告诉桓公疾病已经深入肠胃了,再不治就晚了,可是桓公仍然置之不理。
最后导致错过了治疗最好的时机,不治而亡。
通过观察蔡桓公体表特征就能看出病之所在和病情的发展,说明了“望诊”在诊断学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而扁鹊三番两次劝告蔡桓公治病,他不厌其烦、尽职尽责的态度,可见他医德之高尚。
医德是作为医务工作者最基本的素质,一定要具有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始终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履行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职责。
蔡桓公讳疾忌医的做法,我们大家都应引以为戒,他自以为是、不听忠言导致的后果实在太惨重了,这个血的教训时刻警醒世人。
有病就要及时医治,把导致疾病发生的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以免耽误病情。
有错误就要及时改正,以免酿成大祸,有的时候错误真的很致命。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我们要时常对自己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地完善自己。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缺点,我们要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不能抵触别人提出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也许别人就是我们的镜子,能让我们看到最真实的自己,要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别人能够帮助你完美和进步是件多么幸运的事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