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的这部《长城》国外票房比中国高,原因有如下三个:影片故事源起好莱坞,张艺谋负责导演当年,《长城》的制作班底清一色的好莱坞制作团队,也是张艺谋的第一部IMAX 3D电影,可见张艺谋迫切想要重新敲开好莱坞大门,上次技惊好莱坞还是在2002年,导演的《英雄》,影片更是被时代周刊评为“2004年十大佳片第一名。
”而《长城》的故事雏形从一开始就是由好莱坞主导,传奇影业CEO托马斯,有一次坐飞机路过长城上空,看到气势磅礴的建筑,决定拍摄一部关于长城的故事,而张艺谋则被邀请指导,则是好莱坞看到了张艺谋在中国的影响力,希望通过张艺谋打造一个中西结合的影片,以此来照顾中国的观众,毕竟长城还是中国的标志性建筑。
所以,在国外受欢迎也是无可厚非。
片中主角马特达蒙好莱坞影响力可见一斑如果说,整个影片明星云集,刘德华,鹿晗,景甜,张涵予,黄轩,彭于晏,林更新等等,但是,有些人林更新彭于晏看完甚至我们连印象都没有,不看主演名单,你可能都不知道曾经出演过这部影片,而天王刘德华也只能在这部电影里打酱油。
。
整个《长城》挑一个最立体的人物形象出来,那肯定就是马特达蒙饰演的威廉一角色,人物背景一清二楚,甚至他的形象而且雇佣兵解救中国,抱得美人归,标准的好莱坞模式。
马特达蒙通过《谍影重重》系列成为好莱坞炙手可热的的当红演员,《谍影重重》系列一度成为谍战电影排行一第一名,而他所饰的杰森伯恩是史上最成功最优秀的特工之一,在很多谍战影迷心中,甚至没有这个之一。
中国明星在负责中国票房,而马特达蒙却是可以两者兼得。
好莱坞思维,外国观众接受程度较高,而国内则毁誉参半首次尝试中美合拍的影片,张艺谋本来也很紧张。
影片出来之后,张艺谋本人也受到很多的非议:把中国的神兽做的丑陋不看,而且凶残无比,拯救世界竟然是外国人,而不是自己人等等。
《长城》跟张艺谋以前的影片完全不同,以前的张艺谋电影对于整个中国来说完全是一种艺术性的存在,而这次长城,对于很多影迷来说是接受不了的,所以也导致了国内票房相对来说低迷。
而国外,则看到了中国长城的新奇,用西方文化角度审视长城,好莱坞思维看故事,他们很容易接受,不会因为中西方文化差异而排斥影片。
整个影片张艺谋在采访中也谈到:在制作《长城》过程中,很多事情自己不受控制,甚至有一场戏,按照西方人好莱坞的思路,马特达蒙拯救了所有人之后,会跟景甜饰演的女将军有一段床戏,张艺谋很生气也很无奈,最终张艺谋强烈反对,这场戏也就无疾而终。
我们也可以看到确实老谋子,在这次电影里,倍受限制。
综上所述,《长城》国外票房比国内高,也无可厚非,它更像是中西方的一次大融合,更多的是站在了西方人的文化里面上,无论怎么样张艺谋导演也为之付出了努力,做了一次伟大的尝试,让更多西方人看到了长城,看到了中国历史中国文化。
《长城》之所以会在国内外票房遭遇“冰火两重天”,我想是与影片更多迎合了欧美视觉冲击审美,以及对表现中国题材影片的独特兴趣有关。
一、《长城》是讲“中国事”的“外国戏”作为中美合作影片,《长城》在题材选取、背景设定,甚至文化融入方面努力与中国历史文化结合,确实下了较大苦心,比如借“饕餮”影射人类的贪婪、用“信任”诠释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使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够引人思索。
不过,影片的审美趣味、讲述手法、情节架构,无不浸透着外国尤其是美国的灵魂。
一是强烈视觉冲击的审美趣味。
《长城》在近身格斗、战争攻杀、怪兽凶残等场景的构建上,采取了诸如快慢速切换、危险迎面扑来、凌空直降等技术手法,营造出惊心动魄且身临其境的强烈视觉冲击,这是美国大片屡试不爽的影片技法。
二是一波三折的讲述手法。
《长城》故事的讲述遵循了不少美国科幻影片的“灾难来临—遭受重创—英勇不屈—找到法门—战胜对手”的叙事顺序和讲述手法,从饕餮为恶、策略进化、千里追击到歼灭兽王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但模板痕迹明显。
三是恶斗怪兽、拯救人类的情节架构。
虚构不受 *** 控的机器人怪物、人类不慎导致的动物变异、天外来客的强力征服,是欧美创作灾难电影的常见题材。
人类对手可能各不相同,但都给地球生灵带来了威胁。
消除威胁、拯救人类是它的必然结果。
从这几点来看,《长城》沿袭了欧美大片的主要编剧思路和情节架构,因此在外国电影市场广受欢迎便不足惊奇了。
此外,影片中或多或少体现的中国人喜欢窝里斗(大臣在皇帝面前争相表现)、西方文化影响力巨大(王军师与林梅精通英语)等,也满足了一些带着有色眼镜的外国人的好奇心与证实欲。
二、有“中国意象”却少“中国内涵”不可否认,长城是中国的伟大奇迹,《长城》发生的地域、怪兽的起源,乃至东方“彼此信任”胜于西方“相互利用”的主旨,也都寄寓着中国文化的力量。
但观影后的感觉,却是有其名却失其神,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挖掘与阐释并不深刻。
比如缺乏历史典故根基。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人对智计策略、名人典故、名著传说等有一定民间基础的故事更为偏好,即使是小说家言,也要刨根问底,揭秘其中的隐喻和寄托,并以此为乐。
对于《长城》这种脱离中国史实、纯粹虚构的故事,似乎换个国度也能无缝嫁接的所谓“中国事”,难以引起国人的广泛共鸣与认同。
再比如文化提炼浅尝辄止。
长城上的守军分为五个斗志顽强、各有专擅的军种,并与历史记载吻合。
这五路兵马本应是各展风采、相互配合而体现某种军事思想的绝佳意象。
但片中仅仅通过外国人之口表现了他们大致分工、营造了色彩斑斓的行伍列阵气势后,便鸣金收兵,并未对五军主将进行深入提炼展开。
此外,他们的排兵布阵、攻防指挥更多地借鉴了西方的城堡攻守战,而对中国军事谋略的应用反而不足。
这些都是影片在中国没有引发深切认同的原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