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学过的内容在适当的时候温习,不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出自于 孔子的《 论语》《论语·学而》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拼音: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xué ér shí xí zhī,bú yì yuè hū)翻译:对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字面上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见解:⒈ 朱熹在《 四书集注》中的见解是: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说,其进自不能已矣。
⒉部分小学语文教材的解释是:学习并时常复习,不是很快乐吗?⒊ 杨伯峻在《 论语译注》中解释是: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⒋部分学者的解释是:学到了(知识或本领)以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不也是令人愉悦的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意思真的只是现在的“学习了而且时常复习不也感到高兴吗”的意思吗?题主好,你的问题非常有价值,“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子的这句话,通常被解释为“学习并不断复习,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这样的解释没有阐明这一章句的精神实质,而且曲解了孔子的意思。
就“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章句,野狐来做一个全面细致的解释。
一“学”、“习”的古今意义的差别词是语言中最具有革命性的要素,它的意思会随时代变化,会出现义项的强化、弱化、转化等现象。
“学”古今都有学习的义项,但古人讲“学”主要是指学习别人的正确认识与积极经验,虽然也不排斥书本知识的学习,但更主要的是指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
朱熹在《四书集解》中就把这个“学”字解释为“效仿”,这大概与古人传授知识以言传身教为主有关。
从“处处留心皆学问”,“世事洞明皆学问”这些古语中,也可以看到,古人讲“学”主要是指“做人”、“处事”。
现在讲“学”,主要是指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习”现在常用意义是“复习”、“练习”。
习字上面是一个羽毛的羽,下面是一个日字,在六书里属于会意字,本意指“鸟多次拍着翅膀学飞翔”,强调的是“多次”、“反复”。
《礼记 月令》就有“六月,鹰乃习之。
”就是说六月时节,雏鹰开始练习飞翔了,小鹰不断拍打翅膀,反复练习。
“时”有“时间”、“按时”、“定时”、“经常”等义项,“经常”这一义项在现在语言习惯中也远没古代语言中应用的广泛。
“时”与“习”在这里强调的是对所学的做人处事的道理“反复”、“多次”、“经常”去实践应用。
二“学而时习之”章句的真实意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通常被理解和翻译为“学习并按一定的时间复习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从情理上讲,这个理解与翻译是不通的。
学生或做过学生的人大都深有体会:学习并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大多数人并不是发自内心的爱学习。
如果这样理解翻译这句话,这一章句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与“学而时习之”之间不但缺乏语言上的逻辑联系,更不是一个统一的思想。
同时,这样的一句话放在《论语》的首篇首章叫人很费解,似乎《论语》的编排是无序而杂乱的罗列一些章句。
《论语》虽为语录体著作,但它的篇次与章句在编排上是有一定的思想贯穿其中的。
古今许多学者对这个问题都有研究,台湾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就指出:第一篇《学而》讲求学的宗旨;第二篇《为政》讲为学的外用;第三篇《八佾》讲把个人的内圣为学,外用为政综合起来的文化精神。
“学而时习之”章句被放在《论语》的首篇首章中,是因为这句话体现了孔子教育的主导思想:为学的宗旨是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从这一认识出发,“学而时习之”章句应该理解为: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断去应用实践这些道理,通过不断体会、认识这些道理使自己有所提高,同时自己也会因为不断进步而内心高兴;知已难得,有志同道合的人登门与自己切磋论道,共求进步与提高,这更是令人高兴的事;即使没有人认识、了解自己,自己也会不断追求自我完善,不怨天不尤人,不是更能显示出君子的风范吗?这样理解,这一章句中的三句话不但在语言上有着逻辑关系,在思想上更是一个统一体。
三《论语》其他章句中的“学”“学而时习之”中的“学”主要是指“做人”,这在《论语》别的章句中可以得到印证。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为学的真谛就是做人。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先学好做人,再学习书本知识,做人的教育远远高于书本知识的传授。
当齐哀公问孔子弟子中谁最好学时,孔子回答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而死矣。
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雍也》)“不迁怒”,“不贰过”是做人的修养,孔子以此说颜回好学,可见孔子的为学主要是指“做人”。
四 此章句被曲解的原因孔子第一个把道德教育(做人的教育)摆在教育的首要位置,并在他的教育实践中将其贯彻始终,这一点对后世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封建社会的士大夫,知识分子重视人格与自我修养、自我完善与此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特别强调立德树人,把道德教育一直摆在了首位。
现在对“学而时习之”章句的错误理解与不当译注,其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是没有注意古今词义的变化,特别是把“学”狭隘的理解为“书本知识的学习”。
其次把“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理解为对书本知识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这里面体现了教师、家长对学生的一个良好愿望,而这个愿望是有悖情理与客观事实的。
再次,反映了现行教育中道德教育(做人的教育)没有被真正充分重视,而这方面的不足所产生的问题已越来越多的暴露出来了。
结束语对孔子这句话的理解正确与否并非至关重要,而教育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则不能不充分重视,许可馨事件绝非偶然,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中国教育必须认真面对积极面对的一个严肃问题。
我不认为这个理解是正确的。
这句话是《论语》开篇第一句,从小学开始,老师就将其释义为“学习并且时常去温习自己学过的知识,不也是很快乐吗?”这真的有些牵强附会之闲,根本激不起学生的认知体验,因为有时复习旧知识并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对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勤复习,多练习,多么的枯燥乏味,又有什么快乐可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