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之治指的是哪个皇帝

文景之治指的是哪个皇帝,第1张

文景之治指的是哪个皇帝 文景之治指哪两个皇帝文景之治是指哪两位皇帝

汉文帝、汉景帝

1.文景之治指的是那两位皇帝统治时的美称“文景之治”取得了什么成就呢?

文景之治是指西汉第五位皇帝汉文帝刘恒、第六位皇帝汉景帝刘启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现象。

西汉初年,连年战乱导致经济凋敝,民生维艰,汉中央推崇“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黄老治国之术,旨在富国强民。

“文景之治”取得了什么成就呢?1.政策对路,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汉文帝刘恒,于文帝2年 和12年 先后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向天下宣布只收一半田租,到文帝13年,干脆全部免除了田租以维护耕者利益;对周边敌对国家采取温和的政策(如对匈奴和亲等),尽量不轻易动武,破坏了建设环境和损耗国力。

汉文帝自己很节俭,衣不曳地,车不添加,还下诏禁止郡、藩国敬贡奇珍异物。

这样,国家的开支开始有所节制,文武百官也自知收敛浪费行为,土豪劣绅也不敢放纵自己骄奢淫逸,国家机器和社会资源得到了相对合理的利用,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顺利发展,从而有效地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2.缓和了阶级矛盾,国力有所增强。

文景二帝多次劝解百官关心农桑,在政策上鼓励农民进行生产,还专门设立机构,奖励从事稼穑、努力耕作的农民,每年春耕的农忙季节,作为皇帝带领朝臣亲自下地耕作,给天下的百姓做出了榜样。

文景时期,倡导统治阶层以身作则来感化百姓,即“以德化民”,使百姓能专心致志地从事生产,进一步缓和了阶级矛盾,人民生活水平在有所提升的基础上慢慢地富裕起来了;到景帝后期时,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也充裕起来了,史书记载,国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动用,以至于穿钱的绳子都烂了,汉朝的物质基础亦大大增强了。

3.是汉武帝刘彻以武力征服匈,建立大汉威名,开疆拓土的养精蓄锐期。

文景之治上华厦文明进入帝国模式后的第一个盛世,其间,国家的经济文化水平得以大幅度提升,人口得以增长,户籍也有所增加,堪称是一个促进生产力飞速发展的伟大的时代,为后来西汉的第七位帝王汉武帝刘彻发挥文治武功,征伐匈奴奠定了物质基础。

华夏大地在经历了楚汉相争和吕后时期的政治混乱,终于迎来了一个稳定的时代。

通过文帝、景帝数十年的努力而使满目疮痍的社会,重新焕发出生机,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它所取得的成就是斐然的。

一.推行“无为而治”。

继承了汉高祖的既定国策,修养生息。

这一种表面看来消极保守的政策,其实正中要害。

当时社会凋敝残破,通过行政上不妄为,少有急切的举措,避免苛政扰民,使社会生活在自然的状况下得以安定,使得国家的发展平稳快速。

让西汉从“同色马都凑不齐”,到“国库铜钱腐烂都用不完。

”二.修改了秦末的酷刑。

秦朝时期大多数犯罪的人,都没有刑期,终生服劳役。

汉文帝重新制定法律,根据罪责来定刑期。

服刑期满,也只是废为庶人。

又废除了连坐制度,把肉刑改为笞刑。

给与了老百姓一个较为宽松的坏境,促进了社会的公平稳定。

三.强化了君主在军事方面的权力。

收拢京师各军的指挥权,派出亲信统领。

实行“卖爵令”及“黩罪之法”,大批徙民充实于边地,成为一支兵农混一的垦戍队伍,不但减轻了内地百姓的徭役,对于西汉边疆的巩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四.强力“削藩”。

文帝出于国家发展的需要对地方诸侯王没有采取强硬手段,但也通过一些措施来抑制诸侯王的做大。

景帝时,重用晁错,强行削藩,虽然逼反了诸侯。

但凭着强大的力量,还是平定了“七国之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五.安抚匈奴。

匈奴一直是西汉的心腹大患,文帝采取安抚与防御为主的策略。

一方面与匈奴和平贸易,另一方面加强边疆的防卫。

移民屯边,派出有力干将防守边疆重镇。

使得百姓有了可以修养的时间。

六.逐渐废止秦朝的“文化禁令”。

对于思想,汉文帝、汉景帝也不再严厉禁止其他学派的发展,提倡黄老的同时也让包括儒家学说的其他各派存在、发展,这为以后汉武帝时期的文化盛世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汉朝在王权统一时期,顺应历史发展,采取与时代相应的统治政策,符合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促进了政治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6527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4
下一篇 2022-10-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