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有什么创新活动方案

小学生有什么创新活动方案,第1张

学生有什么创新活动方案 如何培养小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的创新能力

海南文昌市重兴中心小学冯彩虹当代社会高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爆炸,信息激增。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空前的重视,它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思维,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素质,已成为新世纪教育的重任。

因此,我们就要发挥美术学科的优势,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鼓励学生敢想敢画、大胆探索、不断进取。

现本人自己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淡几点做法:一、积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与大脑皮层中最大的兴奋中产生联系的,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

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

离开一定的情境,学生的兴趣,学习愿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总是心驰神往,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

要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触动学生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内容。

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

因此,教学内容应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其次是要精心安排教学,从激发兴趣着手,使学生被动情绪转化为愉快、积极、自觉的情绪。

要把学生当成认识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以兴趣作向导,引导学生独辟蹊径,从常人的思维中思考、分析,以获得全新的创造。

例如,我在教小学人民美术出版社第二册第14课《下雨了》时,由于下雨是人们常见的现象,在雨中嬉戏是孩子的天性,抓住这一点,我乘一个下雨天安排这一课的教学,并利用教学录象、教学录音等多媒体教学让学生通过观看、倾听并回忆下雨时的情景,说说下雨时人们的感受和自己最想做什么,之后,带孩子们到教室外亲身体验下雨的感受,孩子们在看、听、说、触、玩的基础上对下雨的情景有感而发,学生学习和创作的热情高涨,一幅幅生动有趣、富有个性、内容新颖的画面就在孩子们的笔下完成了。

二、重视培养童心观察

美术是视觉艺术,美术教育就是重视视觉形象的运用。

优秀的美术作品,往往能引起人们心灵情感的共鸣,陶冶情 *** ,塑造美的灵魂。

学生的生活、活动的空间是有限的,凭空想象、闭门造车是创作不出优秀作品的。

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活动和想象空间,大胆创新,去发挥自己的特长,去表现自己的个性。

以往我们在教学中只图省事,让学生依葫芦画瓢,画得像的就是好学生,而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也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针对他们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观察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而不是把我们成人眼中观察到的东西,强加到他们身上,要求他们表现出我们成人眼中的世界。

究竟怎样引导学生去观察呢?采用什么手段让学生观察呢?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用直观的教具、模型、范画、多媒体课件,有必要时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通过细心的观察去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提高审美能力。

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大胆创新。

比如美术课《奇妙的爬行》一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小动物爬行的动作,画出它们奋力向前的样子,因此,我要求学生事先从家中带来几只小动物,在课堂上,把它们放在课桌上,仔细观察动物是怎样爬行,让学生进行实物观察,然后进行创作,使形象感知与创新精神联系起来。

三、在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应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模式,产生大量的变异见解,有意识地促使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地思维 *** 作,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虽然他们已经能够运用某些概念进行判断、推理,但很大成分上仍然与具体形象联系着。

针对这个特点,在美术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我在教学中,每一节课都不急于完成作业,而是围绕每节课的内容尽可能地让学生去设想,看谁的想法最多,最有独到之处。

例如在教学《小扇子》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具有个性的小扇子,我首先这样激发学生的思维:同学们,扇子是什么形状的?学生抢着用手指比画并回答:扇形、圆形、椭圆形等等,如果叫你制作一把扇子,你想还制作什么形状的扇子?我还想制作方形的、蝴蝶形的、菱形的老师接着说:请大家把自己想制作的扇子画出来吧!在教师的循循诱导下,学生的作业纸上就出现了许多联想出来的形状。

整个课堂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建立正确的评价体系。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我们知道,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热情大胆,敢作敢为。

在他们身上,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在状态,萌芽状态,需要不断挖掘,促进生长,促进发展。

少数学生的创新精神比较明显,比较突出,就需要教师及时的大力扶植,促其开花,促其结果。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立足于自身实际,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独特的方式大胆地表现出来,同时能对他人的作品发表自已与众不同的见解。

这就需要营造出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平等温和的语言,诚恳热情的指导,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宣泄释放自己的真实情感。

作业中的优点,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存在的不足,给予耐心的疏导和帮助。

对于不同学生的作业中表现出来的具有独特的创意或艺术才智的闪光点,我们教师应教及时发现这些特点,因势利导,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促使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

教师千万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不能用干净整齐像不像来作为衡量的标准,否则学生会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失去创造中的自由意识。

此外,评价要鼓励探索与创新,杜绝平淡与重复,重视个性的培养,避免只用一个标准、一个答案,只求共性、忽视个性的评价方法。

以避免学生只追求作业表面效果,无创新意识和见解的平庸之作。

总之,我在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中,从以上四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促使学生的发展,创作出新的艺术作品。

如何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6531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4
下一篇 2022-10-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