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西通志·纺织工业志》记载,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织锦,壮锦(亦称土锦)普遍流传于壮族人民聚居的忻城、宜山、 环江、 靖西、龙州、宾阳、横县、邕宁等地区。
壮锦的生产始于宋代,距今已有900多年的 历史。
当时左右“两江州峒”出产的“纟炎布”,即壮锦的前身。
白质方纹,广幅大缕,似 中都之线罗。
其色调为单色,已具备了“厚重”的特征。
壮锦之所以在宋代产生,是壮族手 工纺织业发展的结果。
在2000年前的汉代,聪明智慧的壮族人民,充分利用植物的纤维,织制出葛布、络布作 为衣料。
这种布料,“细者宜暑,柔熟者御寒”。
唐代,壮族人民所织出的蕉布、竹子布、 吉贝布、 斑布、都洛布、麻布、纟炎布、丝布、食单等9种布料,已被封建王朝列为贡品。
宋代,有大量的蜀锦运来广西,壮族人民很快接受蜀锦的工艺,著名的壮锦也就应运而生。
到了明清时期,壮锦生产已遍及整个壮族地区,几乎家家都有织机,妇女们都是织锦能手, 其织造工艺精良。
由于壮锦工巧炫丽,五彩斑斓,为皇府官人重视。
明代万历年间,绣有龙 凤等花纹图案的壮锦成为贡品,跃居国内名优织品之列。
清朝,广西地方官吏将瑞气吉祥、 “井”字花、毯道条壮锦被面敬贡乾隆皇(国家已把此幅壮锦送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展出)。
壮锦尤以永定(今属宜州市)、忻城的驰名,民国26年(1937年)4月1日至7日,在全国 手工艺品展览会广西梧州初展会上,忻城城厢街周长兴之母织的“龙凤壮锦被面”获甲等奖, 先后在南京、上海展出。
尔后被美国客商争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关心少数民族工业发展和特需用品生产,从财力、 人力、物力和技术力量等方面大力支持壮锦的织造。
50年代初,壮锦业通过采取联营合作化 方式对个体户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走集体化道路。
1954年起,在壮锦生产较集中的靖西、忻 城及宾阳等地,在自治区手工业局和当地党政部门领导下,组成了织锦生产合作小组,把民 间艺人组织起来,开始进行集体生产,从而使壮锦由个体自发的生产方式过渡到集体的生产 方式。
1956年,在原来生产合作小组的基础上,又分别先后建成生产合作社。
到了20世纪70 年代,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扶持下,壮锦的生产规模和织锦技术得到不断发展。
1969年、 1975年、1978年和1981年,由生产合作社分别发展为靖西县壮锦厂、忻城县壮锦厂、宾阳县 二轻壮锦厂和宾阳县民族织锦厂4个壮锦厂,至1988年,有职工共350人,年产值达75.1万元。
1984年10月宾阳县织锦厂艺人梁树英,应日本西武株式会社邀请,在东京作竹笼机织锦技术 表演,观众达5万人次。
1993年以来, 由于壮族人民穿着已逐渐汉化,壮锦的生产已逐年减少。
原 料 壮锦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是棉纱和丝绒。
凡衣裙巾被等,均用纱杂以五色丝绒织布。
明清 时期已发展到用多种色彩的绒线编织。
由于壮族人民深居山区,与外界交往困难,所用的原 材料都是自己生产和加工制成。
使用的染料,也多是自己利用当地有色植物和矿泥等制成。
随着生产和商业贸易以及交通的发展,壮族人民才逐渐用买来的丝绒、棉纱和染料,代替自 己所用的“土纱”、“土丝”和染料。
解放后,国家一直采取优先供应的办法供应棉纱和蚕 丝,1985年由自治区纺织工业厅按计划供应,1985年以后由于棉花供应体制改革,棉纱调拨 相应减少,1988年后均按市场价格供给。
为了解决棉纱来源不足,各厂还利用一些人造丝和 开士米、涤纶、腈纶等新原料进行织造,效果也不错。
生 产 壮锦的织造, 要经过经纱开口、导纬、打纬3个过程。
以棉线或麻线作地经、地纬,平 纹交织,用粗而无捻的彩色真丝作彩纬织入提花,用两种或多种彩线在织物的正面和背面织 成对称花纹,并将地组织完全覆盖。
“三梭法”是壮锦织法中的主要形式,即以平纹布底为 基础,在其上用不同颜色的丝绒编织上浮纬花纹和地纹,其第一梭是平纹(即布纹),第二 梭是花纹,第三梭是地纹,布纹被花纹、地纹两梭线绒包住,不露表面,每梭丝绒用一梭布 纹纬纱固定压紧。
除此之外,也有两梭织法的,即一梭平纹,一梭花纹。
壮锦在组织上主要有3种形式:一是几何形骨格内安以自然形属于四方 连续的结构。
这是壮锦纹样构成中最普遍多见和最具特色的。
五彩花、双瓣菊花锦等是典型 的代表。
二是地纹上织自由花。
团龙飞凤、狮子滚球、四宝围篮等属于这种构成形式。
多用 字、回纹、水波纹等几何形作地纹。
上面的自然纹单位由一个中心花和几个左右对称或均 衡的散点物象配合组成。
整幅是经向二方连续排列。
这类织锦因花纹较大,俗称“大花头”。
始于明、清,多流行于忻城、宾阳一带。
壮锦的色彩,根据壮族人民的习惯和爱好,多用重彩,以红、黄、蓝为基本色,其余是 补色,对比鲜明强烈。
其处理手法是:一是设色突破自然。
一般不凭借直觉的色彩去作机械 地模仿自然,而是从丰富复杂的自然界色彩中加以提炼、概括夸张或者换色,使自然形象特 征更集中和鲜明突出,富于变化。
二是色彩对比法。
这在壮锦中运用得也很突出。
由于色彩 浓淡、明暗、冷暖的交错辉映,互相衬托,使锦面异常艳丽。
故曰“红配绿,看不俗。
”随 着人们思想、生活的变化和使用范围的扩大,壮锦色彩也有所变化,现在,不少产品已逐步 由原色向间色,纯色向复色,质朴向高雅转变。
壮锦是壮族特有的织造工艺,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云锦 灿烂如云蜀锦 悠久华美宋锦 华贵精致壮锦 佳丽厚重壮锦,既有朝廷贡品的大雅之美,又可为平常百姓所用,雅俗共赏,绚丽大方。
与其它三种名锦不同的是,壮锦是 唯一 一个由少数民族所创造并延续了数千年的技艺。
壮锦演变时间轴壮锦一般是用麻线或棉线染上各种色彩,以原色麻线或棉线为经,以染色麻线或棉线为纬。
用本地木制的土织机手工精编而成壮锦起源于西汉时期。
唐宋时期壮锦以麻织锦为主,工艺日趋成熟,尤其在宋代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锦。
发展到明清时期棉织锦取代了麻织锦,成为主要品种并开始名扬全国。
壮锦从明代开始进贡朝廷,到 清代 正式出现 “壮锦” 这个名词,处于鼎盛时期。
手工织造的壮锦产量极低,一个熟练的妇女一天只能织一尺左右。
而且,从清末民初,壮锦开始衰落,从事织锦工作的人越来越少。
新中国成立后,壮锦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锦开始焕发新的生命。
但是,由于织锦的人越来越少,现今,现今壮锦艺人老龄化严重,面临技艺后继乏人的困境。
谭湘光,中国织锦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由于父母多病家贫,14岁的谭湘光不得不从初中辍学,1970年7月,16岁的谭湘光拜梁树英为师,从此走上织锦之路。
46年的坚守,让她成为了中国目前为止唯一的一位织锦工艺美术大师。
如今,谭湘光开始带领她的徒弟们研究壮锦工艺产品,在她的工作室里,壮锦包洋气、壮锦封套的笔记本精巧、壮锦围巾和披肩时尚、壮锦摇扇秀雅,可谓琳琅满目。
经过新世代壮锦工艺大师们的努力,壮锦正在由“静止在墙上的艺术”逐渐变成“行走的艺术”,它的美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