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问答】谢您邀请!首先来说《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发端,虽然历经了两千多年的汉语、文字、语音演变,然而为什么到了今天用现代的普通话还能读懂,甚至大部分依旧押韵呢?其实这是一个复杂而又专业性强的话题,说来话长,那么我就以最通俗的白话,来浅说几点,让大家有个基本的了解吧。
一是我们现在的《诗经》版本是经过国家审定、编篡、翻译、整理而来的,自然是要在原貌不变的情况下,按照当代的简化文字、统一发音而出版发行的。
因为历朝历代都会依照历史文化的演变,形成一整套适合当朝文字、语音、韵书的文化应用系统,就比如当今我们的“新华字典”、“汉语拼音”、“中华新韵”,还有“普通话”等文化工具。
二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从来没有被割裂,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文化延续到今天的文明古国。
我们的诗韵就好比一把尺子,无论风吹雨打,万变不离其宗。
隨唐以来,各朝代的诗歌都坚持使用先祖传承下来的韵书,始终没有脱离一脉相承的音韵系统。
尽管说《诗经》源于先秦,也许那时还没有音韵学,然而,先人们的的确确给我们传下来了一部韵味十足的古诗歌合集。
三是古代诗歌有押韵的基本规则,因各朝代的方言与发音是有很大差异的,这就需要有一部统一的韵书来做标尺,我国的《切韵》、《唐韵》、《广韵》、《平水韵》、《词林正韵》、《中华新韵》等韵书就是在不断地进化中沿传至今的。
从古诗词上就能看出来,中国屡次折服和融合外来文化,都不能使我们的诗词文化断代。
元朝人来了,不管你说哪门子蒙古语,文人们依旧用《词林正韵》填词;满族人来了,不管你说什么满话,诗人们还是用《平水韵》作诗。
甚至元朝的蒙古人、清朝的北满人都学会了用词林正韵和平水韵写作诗词,如大名鼎鼎的纳兰性德就是例证。
简言说,就是因为我们的诗韵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才能够让我们今天不仅能够读懂、吟咏、运用先早的古诗文,而且还在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
此为个人一点浅见,,谬误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记着关注“百味写春秋”哟谢谢!
证明普通话推广,一样将《诗经》的韵律读出来,符合汉语发展规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