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我能为你做什么

记叙文我能为你做什么,第1张

记叙文我能为你做什么 我能做的更好,,记叙文600

我们是最耀眼的朝阳,我们是城市的“新新人类”,我们是反叛与正道的“产物”,我们是“90”后。

当大多数人还在观注着“80”后的那些抑或辉煌抑或夺目的成绩后,孰不知,一群更加叛逆的少年门正在悄悄生根发芽。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年仅17岁龙请泉勇夺男子48公斤级的举重金牌,在众人欢呼的同时,也让我们注意到一点,他才17岁。

诚然,如今的奥运会乃至整个社会还是“70”,“80”担起重任,但我相信,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将是这个社会的顶梁柱。

在多数人眼里,“我们”只是一群“被宠坏的孩子”,“我们”是家长的“米虫”。

可是这样的评价对我们是如此不公。

看看“5•12汶川大地震”时的“我们“吧。

”“我们”拿出零用钱,压岁钱,谁也不皱一下眉头,我们撩起袖管,虽然这当中只有少数的人无偿献血,但至少,“我们”已然懂得责任的重大。

可是如今的我们终究只能做一只只“米虫”。

当我们在网络上用着“新新人类”的语言交流着,甚至把它们当作一种时尚时,师长们在痛心在无奈。

这样的“我们”能成为今后的“中流砥柱”吗?这样的疑惑是人之常情。

成长留下的点点痕迹并未完全消褪,“我们”还尚显稚嫩。

这个时代并未把他的烙印深深印在“我们”心头。

只是,这天并不远。

“我们”要做的便是在等待中完善自我。

所以,那些质疑“我们”的人请尽管质疑吧,时间会将“我们”磨得成熟,磨得圆润。

如今的一切疑惑都会让“我们”进步。

当时代的车轮滚滚驶进这座城市,当青涩面容已趋成熟,当那些反叛变成创新,当质疑声变成赞美声……当“我们”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这座更大的学堂时,“我们”会是“他们”的骄傲。

明天的朝阳依旧耀眼,只是这种耀眼并不刺眼,他会给这片大地染上最眩目的金边。

我 们夜色降临,空中仿佛披上了一幅神秘的面纱,闪烁的星星、皎洁的月亮为天空画下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我端着一杯热茶,靠在窗边望着这让人依恋的星空。

一阵凉风吹过,似乎也把我的回忆携带而来,让我不禁地回想起曾经出现在我生命中的那些插曲。

我们都有童年,就像是沙滩上的贝壳般,既平凡又珍贵。

童年是我们一生中最幸福却最短暂的时光。

那时候的我们对世界充满着好奇,有着数不清的疑问。

有西瓜籽吃进肚子里会发芽的奇怪念头,让大人们哭笑不得。

对陌生人没有恐惧感,总觉得世界时美好、没有压力的。

对课堂有着向往,盼望着某一天可以背着大书包上学,放学回到家可以和父母说今天在学校发生的趣事。

那时,我们很幸福渐渐地,我们对世界了解了许多。

开始懂事,懂得了父母的辛苦,总想着分担一些他们的负担。

盼望着能够快快长大,照顾父母。

甚至有着更远大的抱负,要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等。

这些“理想”常挂在我们口中,但却很少能够做到。

那时,我们很执着。

时间的匆匆,带走了我们稚气的脸庞,反而带来我们成熟的思想。

这时的我们经历了很多。

开心的时候,我们会大笑,感觉世界是欢乐的。

难过的时候,喜欢和朋友诉说,或者用日记写下自己的心情。

考场上的失利,是我们常常碰到的事。

会感到社会上的竞争过于激烈,而适应不来。

我们会试过,当做一件事失败后,打击太大而一直停滞不前,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

当自己决定要振作起来的时候,时间却只剩下不多而后悔不已。

这时的我们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和父母发脾气,但最后会因为当时的冲动充满内疚。

这时,我们很彷徨。

又一阵风吹过,将我的睡意席卷而来,我不禁有着一丝倦意。

不知不觉我已在窗边 站了许久。

我放下茶杯,回房休息....此时的天空依然神秘。

是的,天的万物都没变,只是我们变了,我们长大了,我们未来的路还很长。

在地球的另一头,太阳正徐徐升起,迎接的是我们另一个美好的明天

记叙文也可以号召读者做什么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6545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4
下一篇 2022-10-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