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善良”是“生而为人之本”,那么“信”则是“立身处世之本”——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信”自古有很多解释,归根结底可以理解为“信,诚也”,也就是真心诚意、一诺千金、言出必行等。
那么,如何立信呢?立信,也就是在与人相处、为人处世中确立信用、让人信服而任何时候都会深信不疑。
做到立信,不仅是对一个人威望名声的认可,更是对品行的认同。
一、立信,首先自己要严于律己,具备真诚实在的良好道德修养。
人无信而不立!人生在世,既是个体,又是社会人,既有独立思维行动方式,又要与很多人打交道,在集体环境中生存发展,尤其这种社会属性是我们每天必须面对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人的个性也是千差万别的,如何很好地与人相处,让别人愿意和自己持久交往、信任,也就是在相识相处的人之中“立信”,那首先需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对于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做到,对于许下的承诺一定践行,对于约定的各种期限事宜一定落实,对于别人的帮助支持一定心怀感恩,对于以诚相待的人一定投桃报李,对于无法完成的事情如实相告……同时,慎独慎微,“吾日三省吾身”,严格律己,自我回望检查自己所说的话是否有误、所做之事是否有错、所待之人是否真诚、逾越规矩是否惭愧、存私误人是否不安……这样,自己常怀律己之心、真诚之意、待人雅量,久而久之,自身内心深处始终涌动的真实、真诚、真心会让交往者真切感受良好,深以为然,“信”自然可以立于人心和天地间。
这种境界如同“宁可人负我,我绝不负人”之意。
古人中有很多诚信的例子,如典型的“尾生抱柱”中尾生宁死履约、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的侯赢“北向自刎”等等,都是真诚守信、立信的典范故事。
二、立信,还要忠义仁善,拥有大公无私的厚德境界情怀。
中国儒家文化“五常”之“仁义礼智信”中依然也有“信”字,五个要素可以定性为君子行为方式,可见是人很重要的道德修养,而且,“五常”之间既是并列关系,也有彼此相连支撑的逻辑关系:仁善、忠义、谦让、智慧、诚信相互关联、不可或缺。
可见,“信”一定是建立在以善良仁爱为根、以忠诚重义为魂、以智慧恭谨为道的基础上,于言于行中显现出来的真诚实在的信用。
同时,达到“立信”良好的效果,也必定是骨子里大公无私的人,往往顾及别人感受多、心胸开阔、仁善厚德,也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人。
这样的人一般道德修养很好,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看淡“贪嗔痴”,自律慎独,本着吃亏是福,甚至为了不负别人而委曲求全……情怀朗然,值得信服,或可做到“信义著于四海”而让人高山仰止。
比如,“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便是忠诚守信的正反例证。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人生于世,善良为本、诚信为根。
无论一个人身处何位、从事何职,诚信可以赢取天下;不诚信,却可失却做人信用,将会举步维艰,甚或为人所厌恶。
尤其当今现代化高速发展社会,人与人交流更加广泛,无论什么行业,唯有诚信,才可以长远。
希望天下所有人都以诚待人、以信取人、以心立信,做一个善良仁爱厚德诚信且情怀依依的好人,有益于自己和社会。
谢谢大家!2020.7.15夜即草于西安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谢邀。
“ 信",就是诚信,讲信用。
诚信是一个人通向社会的通行证,没有诚信的人在社会上立足,就有许多关卡。
农村俗语讲,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有借无还,再借万难。
没有诚信的人,别人也不愿为伍,少朋友,少交往,其信誉不好,给生活工作带来俱多关卡,于个人生活和发展都不利。
那么如何立信呢?个人浅见认为,不可乘喜而轻诺,也不可酒后耳热之际而轻言等等。
因为一旦许诺,就要做到一诺千金。
这就要求我们,别人有求,办得到就许之,办不到,就婉言拒之。
那些夸夸其谈者,大言不惭和逞口舌之快者,是不讲承诺和少识见的。
轻诺者于别人无大碍,有害的是自已。
在日常生活中要立信的话,就要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如借钱物,到时归还,答应帮忙做事,说到做到,共财交易公平,老少无欺,与友相约不违时等等。
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了诚信,久而久之,你就立信于人。
一个人要立信,许诺别人的事就要做到,不失信于人。
前几年我在电视中看到一个讲诚信的感人的故事。
何省何人我健忘,只记得大概。
说是有一农民工在东北做建筑,是位小包工头。
年关近时,他准备回家与伙伴结算工资,但天忌才,途中遇车祸,弥留之际,他委托其弟代还别人的工资。
其弟承诺后,天寒地冻,到处去结算别人的工资。
他哥哥在车祸人亡的情况下,困难重重,但他们哥俩讲信用,在艰难的情况下还是结清了别人的工资。
哥俩诚信为人感动了许多人,其诚信感人故事广为流传,并在电视中播放。
这些都表现了哥俩讲诚信的一颗金子般的心!社会上有许多父债子还,也有夫债妻承诺等等,也是诚信为人的典范。
当然讲诚信是双方行为,如一方失约,则另一方没有必要讲诚信。
总之,人无信不立。
一个讲诚信的人,他她在社会中,别人大开方便之门,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在社会中会有许多关卡,人们避而远之。
浅见理解,谢网友读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