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知汽车发动机原理的人都知道,一般发动机都是四冲程发动机,这一原理几乎就是我们对发动机工作原理的最原始的认知。
可是如果告诉你还有六冲程发动机,你知道它又多出来哪两个行程吗?六冲程发动机作为近几年刚刚出现的一个新技术,在提出这种发动机以后广受大众的争议,那么相对与四冲程发动机又有怎样优势呢?在技术方面又够不够成熟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什么是四冲程发动机在此之前我们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四冲程发动机:四冲程发动机指的是工作循环由四个活塞行程组成,既进气行程,压缩行程,做功行程,排气行程的四个行程。
进气行程: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上止点向下运动产生进气真空度,吸入混合在进气岐管内的混合气(直喷发动机吸入是空气,燃油在进气行程结束之后,压缩行程开始后开始喷油,而分成燃烧技术的发动机,在高速状态下,燃油在进气开始时随着空气一起被吸入混合,低速时在压缩行程终了前60°进行喷油)压缩行程:活塞将混合气由下止点推向上止点,进行压缩,进气口随之关闭。
做功行程:火花塞将被压缩的高温高压的混合气点燃,被点燃的混合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进气口和排气口全部关闭。
排气行程:活塞在惯性的作用下,推动废气向上运动,由排气口排出。
六冲程相比四冲程又多了什么?而六冲程发动机在普通的四冲程发动机的四个冲程之后,第五个冲程开始时,经过改装设计的缸盖和进排气阀,通过喷水嘴将雾化的水喷入炽热的气缸内,而水遇到残留的高温废气,发生气爆,体积膨胀1600倍,使气缸内的压强剧增,推动活塞继续向下运动,进行新一轮的做功。
第六个冲程活塞推动高温气态水由排水口排出,排出的水蒸气排放到一个冷凝器,水蒸气从新冷却成液态水。
相对于四冲程发动机,六冲程发动机充分利用散发的热量去制造蒸气,进行新的做功循环,回收部分本应损耗的热量,增加发动机的功率和低速扭矩。
减少运动部件的增加,减少发动机的重量。
而六冲程发动机转速安全极限更高,理论上可达到28000r/min,发动机油耗更低,排放更加环保,低转速时发动机省油量达到35%,高速省油可达13%。
低速时六冲程发动机更能满足低速所需强扭矩。
但是有优点就必然会有缺点,六冲程发动机因为增加了两个水行程,因此在这两个行程中水会腐蚀气缸内壁,缩短发动机使用寿命。
而在第六冲程时排出的水气过程中,由于进气口提前打开,未及时排除的高温气态水会被刚吸入的冷混合气或空气液化,造成燃油雾化成程度降低,增加气缸内积碳的产生。
总体来说六冲程发动机是具备被开发和利用新型式发动机,但又由于发动机的技术还未达到成熟,因此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不过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六冲程发动机必然会逐步成为主流。
在普通四冲程发动机的“进气-压缩-燃烧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之后,第五个冲程开始的时候,把水喷进炽热的气缸里面,水马上就变成了温度高达816度的蒸汽,体积急剧膨胀1600倍,同时气缸内压强急剧增大,推动活塞再次做功——如此一来,每6个冲程中就出现2个做功冲程,而消耗的燃油却没有变化。
到了第6个冲程,发动机把水蒸气排放到一个冷却器,水蒸气在那里重新变成水。
根据计算,六冲程发动机能比传统的四冲程发动机效率提高40%。
如果是柴油机的话,还可以再提高5%。
六冲程节油内燃发动机,涉及现有内燃发动机的高压油油泵、喷油咀、冷却循环管路、活塞、活塞缸,其特征在于在缸盖上设两个喷咀,一个喷油咀、一个喷水咀,在发动机一边安装一个高压水泵,喷油咀的进油管接高压油泵出口,喷水咀的进水管接高压水泵的出口,高压水泵进水管接水箱的出口,改变油咀的喷油角度,改变排气角度,增加喷水角度,使活塞产生六个冲程,即三个冲程后增加一个气门开放排气冲程,增加一个喷水汽化做功冲程,增加一个排气冲程排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