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台

尚书台,第1张

尚书台 东汉的尚书台是如何成为超越三公之上的决策机构?

这个问题提的真得很好(这不是彩虹屁)!赶巧儿了,上周六去晓书馆恰好看了相关的内容。

哈哈~“尚书台”相当于一个部门,由多名成员组成。

对于尚书台,《后汉书·李固传》中说:“今陛下之有尚书,犹天下之有北斗。

”由此可见,尚书台对于皇帝的重要性。

不过,我觉得与其说是尚书台凌驾于三公之上,不如说是一定程度上架空了“三公”的权力。

汉代的“三公”即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西汉末年时出现。

汉哀帝时罢丞相置司徒,汉武帝时罢太尉置大司马,汉成帝时罢御史大夫置大司空。

对于汉代“三公”中的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有些人可能会感觉比较陌生,其实其职能与未改之前还是类似的。

不过,改名的举动很大程度上是降权的意思。

这个后面会再细说。

“大臣有罪,则尚书劾之……吏追捕有功,则上名尚书,因录用,刺史奏事京师,则见尚书。

”也就是说此时的尚书台把持着言路,可以左右官员的选拔任用,还能参与刑狱诛赏。

前面也说了尚书台的成员是宦官,汉末宦官之祸的源头就在此。

尚书台的起源及在西汉的发展“尚书台”是汉末才有的,隶属于皇帝。

但尚书之职能是在战国时代就有的,如魏国的“主书”、齐国的“掌书”就是尚书的前身,只不过那个时候还不叫“尚书”,那个时候的他们的主要工作也就是管理一下文书。

“尚书”一词是在秦朝时出现的,秦时有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丞,统称为尚书。

这个时候的尚书主要是负责在皇帝与丞相之间传递文书。

太史令司马迁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为了独揽大权,改用宦官为尚书,并且还将尚书之名改为“中书”。

太史公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不就是担任了“中书令”一职嘛。

司马迁虽然担任了中书令一职,但是他在给友人的书信《报任安书》中的言辞是何等的谦卑:“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阘茸之中,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说自己是“扫除之隶”,是如仆人一般的存在,在皇帝跟前根本没有什么话语权,所以帮不了这位友人。

尚书令是尚书中的头,所以,从《报任安书》中可以看出此时的尚书是没什么实权的。

同时,汉武帝时罢太尉为大司马,也为后代开了一个头,在这之后,经过汉成帝、汉哀帝两朝,最终确立了“三公分权”的制度,也形成了“尚书台”,尚书台的人数在此过程中也扩充了。

但此时的尚书台仍然没什么直接参与朝堂之事的权力的。

在西汉后期出现了一个关键性的人物——王莽

王莽一个外姓臣子权倾朝野,以致于后来发展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而王莽在此之前就做过三公之一的“大司马”。

王莽第一次当大司马是在汉成帝时,此时还不是王莽权力的巅峰时期,汉哀帝继位后,王莽也曾被迫辞官回乡。

然而王家势力过于强盛,王莽在朝野、在民间的口碑也较好,后来又不得不重新召回王莽,直到汉哀帝驾崩,王莽又重新做回“大司马”,这也是王莽走向巅峰的开始。

东汉时,尚书台的权力与皇帝的命运休戚相关之所以要说提到王莽,是因为王莽对于东汉的建立者光武帝刘秀影响很大。

而正是从刘秀开始,尚书台的权力开始慢慢高涨。

或许,在刘秀看来,王莽身为外臣而能成功篡汉,与他身为“大司马”有莫大的关系。

因此,光武帝刘秀即位之后要借着提升尚书台的地位来打压三公的权力。

尚书台的人数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充。

东汉的尚书台有尚书令、尚书仆射(相当于副的尚书令)、尚书左、右丞各一人、六曹尚书6人(三公曹、吏部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及尚书侍郎36人。

虽然他们的官阶不大,但却是“官小权大”。

他们的权力包括:①选用官吏之权。

东汉时选取官员的手段之一的岁举由三公主考,需要经过尚书的复查。

②d劾官吏及执行诛罚。

由于尚书属于皇帝的近臣,不在地方任职,所以,在朝堂之上有大臣不合规矩的,尚书可以d劾他。

哪位大臣不合皇帝心意的,尚书也要奉皇帝之命劾奏等等。

③总领百官朝仪及奏事。

所以,尚书台一定程度上分割了三公的权力,但要说明的是在东汉时,尚书台的权力并非一直凌驾于三公之上,而是权力在二者之间不断往复。

其实很好理解,一朝天子一朝臣,古往今来,权力的天平并不会一直倾斜于一方。

东汉的宦官只要只要加有“平尚书事”、“录尚书事的头衔,基本上就控制了整个尚书台,也因此最终造成了尚书台对皇权的“反噬”。

不过,宦官及尚书台之所以能走到权力的中心,以致于在某些时候凌驾于三公之上,和东汉的皇帝也有很大的关系。

东汉时,从汉和帝开始,皇权更替的速度实在太快了。

皇帝即位之初尚年幼,因此不能参政,没到亲政的年纪又早早的驾崩了。

在皇帝不能亲政的前提下,皇权往往会落到太后及部分朝中大臣的手中,太后身居后宫,除了家人,所能信任的、依靠的无非是身边的宦官。

并且,某些时候,皇帝及太后还要靠着宦官上位。

《三国演义》里十常侍曾吐槽何进及何后“她们家不过是杀猪的,当初若不是我们抬举她,她也能有今天。

”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结语:尚书台的设立本是皇帝为了与朝堂上权臣的对抗,在权力确实顺利的从朝堂之上转移到了皇帝的“卧室”的同时,也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西汉时,在皇帝勤政或皇权更替相对较为正常的情况下没什么问题,然而,不是每一位汉代皇帝都能有汉武帝那样的雄才伟略,也不是每一位皇帝都能勤政,(不是每一位皇帝都能活到亲政的年纪)。

因此,导致最终大权旁落近侍。

可以说,尚书台的荣辱与东汉皇帝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

尚书台之于两汉的皇帝(不能说是对于汉朝,皇帝的权力并不能代表汉朝的兴衰)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我是阿斗,文物考古聊历史。

一个有态度的读书匠……欢迎点赞关注啦!

东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三公权力的进一步削弱和尚书台作用的扩 大,到后期,“三公”的权力已经远远不如尚书台了。

早在西汉时,汉武帝为了削弱丞相的权力就开始不断加强尚书台的权力,形成了中外朝 的格局。

昭帝时,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职位辅政,此职尽管位在丞相以下,但实权则在丞 相以上。

自霍光以后掌权重臣大多都以大司马大将军或大司马车骑将军的身份辅政,三公的 地位开始上升。

汉成帝统治末期,成帝又将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将大司马、大司空的俸禄提高到与丞 相相等,从而确立起大司马、大司空与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

到哀帝时,汉哀帝又改丞相 名为大司徒,仍以大司马之职为重。

刘秀建立东汉政权以后,仍置三公,但把大司马改称太尉,掌军事;大司空改称司空,由 掌监察改负责土木工程,如营造城邑、修筑沟洫等;大司徒改称司徒,只管民政。

为了分散 三公权力,防止专断,光武帝还规定国有大事,必须由3人共同负责,而且1人有罪,3人同 当。

这样一来,从前声名显赫、手握实权的三公,到东汉时已经徒有虚名,实权都转移到了 尚书台。

不仅如此,光武帝还进一步扩大了尚书台的规模和权力: 首先,尚书台除了设置原来就有的主官尚书令外,另设了尚书仆射为副,还下设吏曹, 主管官吏的选举和祭祀;二千石曹主管司法诉讼;民曹主管修缮、功作、盐池、园囿事务; 三公曹主管考课诸州郡事务;南北主客曹主管少数民族及对外事务;中都官曹主管治安。

六 曹设尚书1人,下辖侍郎6人、令史3人。

尚书台直接对皇帝负责,朝廷和地方的各种政务 完全通过尚书台,最后总揽于皇帝。

其次,尚书还可以以皇帝代理人的身份,受理天下奏章,皇帝的诏书均由尚书撰写和下 达。

而三公有事也要通过尚书来传达,就连三公举荐的官吏也要由尚书来定取舍。

这样,尚 书台实际上已经取代了三公府的地位。

此外,东汉时还常有太傅、三公、大将军等加录尚书事头衔,参与中枢决策。

如光武帝 时卓茂以太傅录尚书事,章帝时赵熹以太傅录尚书事。

这种做法,从制度上提高了尚书台的 地位,明显地表现出尚书台从非制度化向制度化方向发展的轨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6562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4
下一篇 2022-10-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