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丈

十丈,第1张

十丈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五丈收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以烟。什么意思?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

这两句诗出自宋朝诗人朱熹《九曲棹歌》中。

九曲溪出自五夷山脉。

溪水长流,风景优美。

引无数墨客神往。

而朱熹把讲学的地方武夷精舍,就设在九曲的核心五曲隐屏峰后。

五曲山高云深,平林渡口无时不被云雾深锁着。

以致随便找不到渡口在什么方向。

一曲溪边上钓船,二曲亭亭玉女峰,三曲君看驾壑船四曲东西两石岩。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

林间有客无人识,矣乃山中万古心。

六曲苍屏绕碧湾。

七曲移舟上碧滩。

八曲风烟势欲开。

九曲将穷眼豁然。

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是烟。

则是出自清朝诗人袁梅的诗中。

龙湫山高势绝天,一线瀑走兜罗锦。

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是烟。

诗中所描写的是号称东南第一山的雁荡山。

而雁荡山中藏有一壮观瀑布燕尾瀑。

这首诗所描写的就是雁荡山的烟雾和三折瀑的雾珠交相辉映,水烟云雾难于辨别的状观景色。

.

这是两首诗中集句拼在一起的。

前两句出自朱熹《九曲棹歌》中的第六首,《九曲棹歌》这组诗的全名很长,叫《淳熙甲辰中春精舍闲居戏作武夷棹歌十首呈诸同游相与一笑》,第六首诗歌原文是: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

林间有客无人识,欸乃声中万古心。

五曲是九曲的中心,朱熹当年就在此建武夷精舍,聚徒讲学。

“山高”指精舍后的隐屏峰。

由于山高云深,才烟雨暗锁平林渡口。

“欸乃”是船夫出力摇船的应答声。

“客”指朱熹自己。

这实际上是借景抒情,是对自己的描写和刻画。

r后两句“五丈收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以烟。

”出自清代袁枚《大龙湫之瀑》,原文是:“龙湫之势高绝天,一线瀑走兜罗绵。

五丈收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以烟。

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

”这一句描写了龙湫瀑布的壮观景色,高过五丈之上的地方依然还是水的天地,十丈以内的空间全是水的雾气犹如烟雾一般。

写的非常壮观。

这是两首诗拼在一起的。

前两句出自朱熹《九曲棹歌》中的第五首,诗歌原文是: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

林间有客无人识,矣乃声中万古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6572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4
下一篇 2022-10-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