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怎么读

宁怎么读,第1张

宁怎么读 甯怎么读?

níng、nìngníng,声母是n,韵母是íng,声调是二声。

nìng,声母是n,韵母是ìng,声调是四声。

甯拼音níngnìng,部首用部,部外笔画7画,总笔画12画五笔PNEJ,仓颉JPBQ,郑码WDWL,四角30227释义:甯níng:愿、盼望。

甯nìng:姓。

如周代有甯越。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相关组词:1、甯宓[níng mì]静止、静默。

2、集甯[jí níng]集宁。

3、毖甯[bì níng]毖宁。

4、无甯[wú níng]无宁。

5、蘧甯[qú níng]蘧伯玉和宁武 的并称。

6、甯封[níng fēng]宁封子。

宁怎么读那与宁,作为姓氏应该怎么读?

宁”用作姓氏时,念Nìng宁(Nìng 甯)姓源出有三:源流一出自嬴姓,以谥号为氏。

据《姓纂》和《急就篇》记载:“宁氏与秦同姓,秦襄公曾孙谥宁公,支庶因以为姓。

”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襄公有曾孙去世后谥号“宁”,其支庶子孙有以其谥号“宁”为氏,世代相传姓宁。

源流二出自姬姓,来源于封地,以邑名为氏。

上古周朝时,卫国有位公族叫卫成公,卫武公将其儿子姬季亹(Wěi 音伟)封于宁邑(今河南省修武县)。

他的子孙便以封地名为姓,称宁氏,世代相传姓宁。

据《元和姓纂》四十六:“甯,卫康叔之后,至武公生季亹,食采于甯,弟顷叔生跪,跪孙速生武子俞,俞生殖,殖生悼子喜,九世卿族。

”又《潜夫论》引《世本》云:“甯氏出自卫武公子季亹,食采于甯,因以为氏。

”再《姓氏考略》:“甯,卫康叔之后,至武公生季亹,食采于甯,以邑为氏。

望出齐郡,又与宁通。

汉甯成,史记作宁城。

”据此,宁氏发祥于春秋时代距今两三千年前的河北、河南一带古老家世,始祖卫康叔是周武王同母弟,当时被封为诸侯的周文王众多子弟之中,相当出类拔萃。

卫武公则为卫国第二任国君,其在位时间相当于公元前812-758年。

源流三出自满族复姓所改。

清满族有宁佳氏、宁古塔氏,入关后有从汉姓习俗,改单姓为宁氏。

迁徙分布宁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七十三位,人口约八十七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55%左右。

宁氏最早发源于春秋时期卫国的宁邑,得姓不久,便风光显赫,见诸史册者有宁俞(宁武子)及其子宁相,宁殖(宁惠子)及其子宁喜(宁悼子),宁速(宁庄子)等均为卫大夫,另有被放逐于秦的卫国大夫宁跪,这样宁跪子孙和秦宁公之支庶便在陕西相融合,另宁戚仕于齐,子孙便落籍山东。

战国时期,有周威王师、赵国中牟人(今属河南)宁越。

秦朝时期,有魏人(今河北临漳)宁昌,东阳人(今安徽天长)宁君。

西汉时期,有东平亢父人(今山东济宁)宁寿,南阳穰人(今河南邓州)宁成;东汉时期有朝歌人(今河南淇县)宁季,广汉人(今属四川)宁叔。

在两汉时期,宁氏族人已分布于今河南、河北、陕西、山东等黄河中下游省份,并有进入安徽、四川等南方省份者。

魏晋南北朝时,宁氏族人曾繁盛于今山东济南一带,故后世宁氏族人有以济南为其郡望堂号的。

当然,这一时期的宁氏族人也同其他中原士族一样,有避乱南迁进入今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江西等省份者,就连祖国西南端的广西也有了宁氏族人家的足迹。

隋、唐两朝,宁氏名人再次多见于史册,一改魏晋南北朝时期沉顿的局面,使宁氏族人发展呈现新局面。

两宋以后,宁氏族人南迁者渐渐多起来,并逐渐播迁于广东、福建。

明朝初期,山西宁氏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安徽、浙江、河南、山东、河北、北京等地。

明朝中叶以后,有河北、京津等地之宁氏族人进入山海关以北繁衍生息,并有四川、广西之宁氏入迁云贵。

张献忠屠川后,有湖南、湖北之宁氏填四川。

清朝康、乾年间以后,山东、河北、河南之宁氏族人随闯关东的风潮进入辽宁、吉林等地,并有闽粤沿海之宁氏族人入居台湾,山西之宁氏族人入迁内蒙,陕西之宁氏族人进入甘肃。

如今,宁氏族人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吉林、陕西、湖南、山西、河北、河南等省为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6573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4
下一篇 2022-10-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