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是哪六经

六经是哪六经,第1张

六经是哪六经 儒家六经指的是什么?六经辨证传变顺序为太阳,阳明,少阳,那为什么说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为半表半里?阳明不是在中间吗?

六经传变的顺序历代争论非常大,《黄帝内经》有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的顺序。

《伤寒杂病论》的顺序亦是按照这个顺序排列,但是临床上疾病会这么传变吗?当然不会,仲景在书中从未讲过太阳病一定会传入阳明,或是传入少阳,而是讲阳明病可以由太阳传来,少阳病也可以由太阳传变,因此临床是丰富多彩的,不拘一格的,没有一定的规律可言。

太阳为疾病最初之形,变化莫测,可以一直存在,也可以向内传变,可以转为阳明病(太阳病发汗,汗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可以转变为少阳(伤寒,脉弦细,头痛有热者,属少阳),当然也可以变为三阴证(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并无一定的传变次序。

伤寒论》中有一句话:“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什么意思呢?疾病到了阳明腹实证,胃实肠燥,大便结于肠中难出,则很难传变,更不要说向着少阳传变。

这个传变规律是怎么来的呢?就是从来不读《伤寒论》,人云亦云。

其实《伤寒论》作为一部临床经典,反应的是真实的临床,而且教我们如何因对变化,这是《伤寒论》最有价值的地方,没有一句赘言,句句都是精华。

因此常读《伤寒论》可以让我们体会到原来临床如此丰富多彩,原来仲景先师如此伟大。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

其实很多中医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可是谁也没弄明白,都是稀里糊涂的乱说一通。

其实太阳和阳明是并列关系,不是递进关系,这样一来,就变成了,太阳不会传病于阳明。

那么这样说法对不对呢?答案是对的。

这就变成了,太阳直接传病于少阳,阳明也直接传病于少阳。

同时太阳和阳明的关系变成了并列的,阴阳关系,天地关系。

而不是你所理解的,递进关系,一层一层关系。

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

希望能够帮到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6597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4
下一篇 2022-10-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