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落”一词最早出现于晋朝葛洪《自叙》中,其意思是“篱笆”。
贫无僮仆,篱落顿决。
荆棘丛於庭宇,蓬莠塞乎阶霤。
在柳宗元《田家》诗中也提到了“篱落”一词。
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
在后来诗人中,“篱落”也是作为高频词出现。
那么古代诗人为什么对篱落这个词情有独钟呢?主要原因有一下三点:不仅仅指篱笆“篱落”最基本的意思是“篱笆”,但这个词语不仅仅指篱笆。
它还有两个引申义:一个是指“村庄”;另一个是指“外蕃、屏障”。
正是因为它的意思较多,所以它的使用范围也就更广,自然古代诗人对它比较情有独钟。
意境深远“篱落”这个词意境深远,字面上大多数意思是指“篱笆”,而古人用在诗句中,更多的是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篱笆”是一种阻隔,诗人用“篱落”表现的是对俗世生活感到厌倦,通过篱落,圈一方净土,让自己能够舒缓内心,拥有自己喜欢的空间。
同时这又是指心灵上的篱笆,有了“篱落”,就能保证自己内心的安宁,不被尘世所污。
平仄相协“篱落”二字在平仄上较“篱笆”更好,“篱”为平声,“落”为仄声。
“篱落”二字中,一平一仄,使其更容易符合格律诗中平仄押韵的标准。
所以运用起来比较容易而且广泛。
不像“篱笆”二字皆为平声,用起来局限性很多。
而且“篱落”二字在音律上也更加和谐,平仄相协,读起来十分顺畅、舒服。
所以自然受到古代诗词人的青睐。
若木语每个词语的产生和运用都有其背后的原因,古人的风雅以及格律诗中对格律的严格要求间接的催生了很多典雅词语。
了解这些词语后,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雅趣和智慧。
(文/若木 图/网络)
篱落、以小衬托大的写作手法!表达古人家一方水土在心中的分量!希望能帮到您!采纳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