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贝多芬去世之后13年,俄国诞生了一位音乐天才。
他的名字叫做: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又译:柴科夫斯基)。
柴可夫斯基被后世称为: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和“旋律大师”。中国乐迷亲切称之为“老柴”,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以及世界最伟大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至今仍然频繁的出现在舞台和多种文艺场合之中。
耳熟能详的有:《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
1840年5月7日,柴可夫斯基出生在矿山工程师兼官办冶金工厂厂长的家庭之中,在距离莫斯科1000公里的votkinsk小镇度过童年。听上去,这样的家庭与音乐没有任何联系;其实不然,柴可夫斯基从小就学习了钢琴的d奏,而且,骨子里似有一种悲伤情绪缠绕着他;有一次他d完钢琴后一直在哭泣,然后大声嚷道:有音乐,有音乐!但周围根本没有音乐响起,他指着自己的头说:远离我!远离我!
柴可夫斯基跟所有的音乐天才一样,很早就表现出了音乐天赋,在他10多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写音乐,那时还不懂得音乐理论的他,留下了一首:我的天才,我的天使,我的朋友的浪漫曲。他写这首曲子的时候是在学生时代,并不是在音乐学校而是在圣彼得堡的法学院;10岁到19岁,他在具有严格纪律和枯燥条文的法律学堂之上,竟然能够写出流畅浪漫曲调。
从法律学堂毕业之后,他得到了一个体面的工作,在司法部任职。他原本可以成为一名法律人才,得到比较好的待遇;可是,他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两年之后,21岁的他,进入到了俄罗斯音乐协会音乐学习班(1862年改建为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系统的学习音乐。1863年,23岁的他,毅然决然的辞去司法部的职务,做了一名自愿献身音乐事业的音乐人。
十一年之后,柴可夫斯基完成了第一钢琴协奏曲。他带着这部乐曲,拜访了尼古拉·鲁宾斯坦(1835-1881年。俄罗斯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音乐教师,是此人说服著名波兰钢琴教育大师莱谢蒂茨基与其一起创办了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在音乐老师面前,柴可夫斯基带着几分自信的d奏起了这首协奏曲,并希望得到鲁宾斯坦的意见和建议。
开始的时候,柴可夫斯基d奏了第一乐章,但是,鲁宾斯坦没有说一个字,没有一点评论。柴可夫斯的自尊心似乎被打击,在后来的回忆中写道:“那是多么的愚蠢和不能容忍,一个人为他的朋友准备了食物,他的朋友吃了,但没有说一句话,说点什么吧!看在上帝的份上,即使不表扬,请发表点意见!”柴可夫斯继续写下了当时自己的心理活动:“我鼓起勇气,增强自己的耐心,一直d奏到最后。沉默了许久之后,他(鲁宾斯坦)终于开口评价整个协奏曲,他觉得这首协奏曲完全没有价值,提出很多修改的意见”。柴可夫斯基最后写道:“我不会修改任何一个音符!”,然后义愤填膺的走人。
不仅是事业上受到挫折,在爱情和婚姻上,柴可夫斯基的运气似乎也不太好。1877年7月。27岁的柴科夫斯基和А.И.米柳科娃结婚,可这是一个不幸的结合,是米柳科娃以自杀相威胁之后的被迫,柴科夫斯基为此极为痛苦,想跳河自杀却未能成功。这样的婚姻当然不幸福,米柳科娃对柴可夫斯基并不了解,因而不久二人离异。
柴可夫斯基也并不是全都不幸,他遇到了一名忠实的粉丝,并得到了友谊和经济的支援。1876年,柴科夫斯基与梅克夫人之间建立了通讯联系。这给他带来极大的精神安慰。梅克夫人是一位颇有文化教养的富孀,非常喜爱柴科夫斯基的作品。两人在频繁的通信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梅克夫人从1877年开始,每年给予柴科夫斯基以优厚的经济资助,使柴科夫斯基有可能辞去音乐学院的教职,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音乐创作之中,解决了创作与教学之间的矛盾。同时抚慰了因不适当的婚姻带来的心灵创伤和精神负担。
从1877年开始,摆脱物质和精神束缚的柴科夫斯基,在10多年间,成为他在创作上获得辉煌成就的时期。他的第4、第5、第6交响曲,以及标题交响曲《曼弗雷德》,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玛捷帕》、《黑桃皇后》、《伊奥兰特》,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天鹅湖》以及《小提琴协奏曲》、《意大利随想曲》、《1812序曲》以及许多浪漫曲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名作。
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没有得到鲁宾斯坦认可的协奏曲,后来献给了汉斯·冯·比洛,由他带去美国。1875年10月25日,在波士顿首次演奏,之后的一个月又在俄国演奏,尼古拉·鲁宾斯坦最终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这首协奏曲成为音乐会上的热门曲目。音乐家基辛说他自己经常用这首曲子来试钢琴,因为开头的和弦太棒了!
莫斯科大剧院1875年委托柴可夫斯基创作《天鹅湖》,故事取材于俄罗斯古老的童话,由别吉切夫和盖里采尔编剧,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由于原编导在创作上的平庸以及乐队指挥缺乏经验,致使1877年2月20日首演失败。直到1895年,此曲在彼得堡的演出,才获得了惊人的成功。
柴可夫斯基38岁到53岁期间,专门从事音乐创作,曾多次去西欧各国及美国旅行和演出。1893年6月,53岁的他,非常自豪的荣获了英国剑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这一年,好事坏事一齐来,10月28日,他在圣彼得堡亲自指挥其《第六交响曲》的首次演出。
可是,在演出9天之后,即1893年11月6日,柴可夫斯基逝世,终年53岁!
怎么会死得如此突然,到底是死于啥原因呢?
当时的官方报道:柴可夫斯基死于霍乱。
霍乱是什么病?
霍乱,是因摄入的食物或水受到霍乱弧菌污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腹泻性传染病。19世纪是霍乱流行的世纪,从1817年到1896年,全世界共有5次大规模的霍乱暴发,流行范围从印度扩展到亚洲其他地方和欧洲,然后又进一步殃及非洲和美洲,造成了全球性的灾难。霍乱是在当时如同癌症一样是不可救药的;而且,死亡快,属于瘟疫,显然比癌症更可怕。即便到了现代社会,每年估计有300万~500万霍乱病例,有10万~12万人死亡。病发高峰期在夏季,能在数小时内造成腹泻脱水甚至死亡。
如果说柴可夫斯基死于霍乱,在19世纪,不算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
在此后的80多年间,官方一直没有改口,坚持说他死于霍乱!
可是,质疑之声,从他死时就已经开始了,后来一直没有间断过。
质疑声音最具代表性的描绘是:“多么奇怪呀!柴可夫斯基死于霍乱;但是,人们却可以接近他的尸体,毫不阻拦!”据当时的怀疑的记者留下的记载说,柴可夫斯基死的时候,有16个人(医生护士和亲属仆人)围绕着他,最不可思议的是,在他死后还允许列队瞻仰遗容的人,低下头来亲吻这一位死于严重传染疾病的人的脸庞。他的尸体停放了两天,任人凭吊,有关当局并没有采取惯常的预防措施。
霍乱不比非典的传染性弱,死亡之后,绝不可能让任何人接触尸体的。
即便是在19世纪,这样的忌讳也是被医学界和民间普遍接受的常识。
怀疑归怀疑,人们拿不出证据来证明,也不知道内幕,所以只有疑惑,没有内幕揭示。
直到20世纪80年代,一名叫做亚历山大奥尔洛娃的女学者,从前苏联移居美国之后,根据她掌握的有关材料披露了——柴可夫斯基根本不是死于霍乱,而是死于自杀!
好好的,为什么要自杀?
从历史得知,柴可夫斯基在1893年,正是获取最高荣誉的一年。
春风得意的人会自杀么?
如果,这个自杀,不是老柴情愿的,而是被迫的,是被法庭判决的呢?!
会有这么黑暗的内幕?是什么法庭判决了这位天才作曲家死刑呢?
在西方,有一个法律术语,叫做:袋鼠法庭。
所谓袋鼠法庭,用现代人的观念来衡量,即非正规的法庭。也指私设公堂或不合法律规程和正常规范的审判。其来源有多种说法。一说此语首次以书面形式出现于淘金热时代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地区。二说这类情形涉及澳大利亚早期的开矿或者非法侵占矿藏(jumping mining claims)事件。澳大利亚素有袋鼠之乡的称呼,因而这类诉讼与袋鼠扯上了关系。当然袋鼠法庭并不是为袋鼠而设立的司法机关。袋鼠法庭有两个类型:一种是专门歪曲法律原则和公正精神的模拟法庭游戏;另一种则是不负责任、没有权威、根本不符合法律规范的法庭审判。法官们在审判案件的过程中充满了不可预料的变化,往往突然从一个事件迅速转向另一个事件。这样的审判往往是速战速决,可以与袋鼠非同寻常的跳跃能力媲美。最新版《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对此语的解释是:私设的公堂或非正规的法庭,多用于惩罚同伙者。
这样的“袋鼠法庭”,在欧洲比较流行。19世纪的俄罗斯也比较流行。
在信奉“正义”的某些早期法律人员的口中,“袋鼠法庭”被称为“荣誉法庭”。
据亚历山大·奥尔洛娃女学者提供和掌握的研究材料,是出席过“荣誉法庭”的一个见证人伊丽莎白·卡尔洛夫娜·亚科比提供的。她是当时俄国参议院的公诉人尼古拉·亚科比的遗孀,而尼古拉·亚科比则是柴可夫斯基在圣彼得堡帝国法学院的同班同学!
审判这位天才作曲家的“袋鼠法庭”,原来是由柴可夫斯基10到19岁之间读过书的帝国法学院毕业的部分同学组成的。这个法庭据称是半官方的机构,它于1893年判决柴可夫斯基服毒自杀。毒药是由法庭提供的!
根据当事人的叙述,法庭的组成间接涉及到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沙皇——
1893年10月28日,柴可夫斯基正在圣彼得堡亲自指挥演奏《第六交响曲:悲怆》时,一位地位显赫的贵族斯坦博克·图尔莫尔公爵给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写了一封发泄愤怒的控告信,信中声称柴可夫斯基腐蚀他的侄子,引诱他侄子搞同性恋。
原来,是这样的丑闻!
——这在十九世纪是绝不会被世人容忍的行为。
这封信交给了在司法界有点名望的尼古拉·亚科比,要他亲自交给沙皇。亚科比手握控告信很为难。尽管当时不少人知道作曲家在搞同性恋,但出于对他的崇拜都抱有宽容态度。亚科比知道,沙皇非常尊敬柴可夫斯基和他的音乐,如果公开这件事情不仅对于俄国,对于全世界将是一桩丑闻,也会给俄国皇室带来耻辱。因此,亚科比收到控告信后,决定组成一个“荣誉法庭”来处理这件事情。这个法庭最后由亚科比本人和另外7名原圣彼得堡帝国法学院的毕业生组成。
的确是学友们成为了柴可夫斯基的实际审判者!
1893年10月31日,在亚科比的办公室,审判小组人员会晤了柴可夫斯基,经过长达5小时的激烈争吵和辩论之后,这个“法庭”作出了要求柴氏“自杀”的判决,以挽回帝国法律学院和沙皇的面子,不因此造成丑闻性质的负面影响。估计“法庭”权衡了利弊,因为此事一旦捅出去,按照正式法庭的审判,根据当时的法律,柴氏的行为将被认为是一种犯罪,会被判处坐牢或者流放西伯利亚。如此一来,将使得国家和本人的名誉同时扫地。实质上,法庭是用体面的死亡惩罚,来换取名誉扫地的判刑惩罚。
俄国一代音乐天才,就这样死在了53岁最辉煌时刻。
如果不死,柴可夫斯基一定还会有更好的作品问世吧!
事情似乎又不是那么简单,因为后来已经没有证据了。奥尔洛娃女学者于1938年在莫斯科市外的柴可夫斯基的档案室里,看过别的一些资料,还有可以说明柴可夫斯基自杀的大量的证明材料,可是后来全都从克林档案室中不翼而飞了!
年头太长,谜案也就变成悬案;渐渐的,不为世人所知道了。
100多年之后,世人的观念发生极大转变,同性恋得到西方国家率先认可。
李安的《断臂山》在美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