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学术研究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学术研究,第1张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学术研究

截至2014年7月,学校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4个、原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机械工业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形成了以重点实验室为龙头、科研机构为骨干、课题组为基础、科技创新平台为支撑的科研工作体系。
省部级科研机构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现代测控技术实验室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4个):光电测试技术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机电系统测控实验室、网络文化与数字传播实验室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北京知识管理研究基地
北京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光电信息与仪器工程研究中心
机械工业重点建设实验室(2个):多轴复合机床关键部件研究应用技术实验室、现代测试技术实验室
财政部与北京市共建开放实验室(2个):TRS软件开放实验室、计算机系统开放实验室
原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2个):信息与通信系统实验室、信息获取与检测实验室
校级研究机构
知识管理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信息系统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数据恢复研究所、翻译研究所、电磁信息技术与煤层气开发研究所 学校在电子信息、现代制造与光机电一体化、知识管理与技术经济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学校于2007年至2009年连续三年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4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为标志的重大突破。科研经费持续增长,三年合计达2.09亿元。获得部、市级、行业及以上科技奖励18项。仅2013年度科研经费就突破1亿元,达到1.19亿元。
2009年-2014年,学校共获得行业、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37项;学校连年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取得专利授权和软件著作权共369项;发表论文4500余篇,进入三大检索论文近1211篇。
2012年,学校就新增各类科研项目238项,新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863科技计划项目1项、973子课题2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4项、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7项、北京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11项等。特别是学校以第一单位承担的863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等标志着我校科研实力的进一步提高。2012年科研经费近亿元,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078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206篇;获得各类知识产权授权82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0项。
学校教师坚持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理念,写进了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北京市国防军工武器装备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339666664科研生产保密资格单位认证;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科技园成功认定为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学校成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首批6家股权激励试点单位之一。计算机数据恢复技术是学校科技工作的优势领域,汶川地震发生后,在国内率先提出并践行科技赈灾理念的张京生老师当选2008年“首都十大教育新闻人物”。
国家级科研获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现代仪器制造柔性研发平台的创建及系列产品开发(2007年、第一完成单位)、消费类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评价技术平台(2008年、第一完成单位)、非牛顿流体流变学特性测试技术研究及应用(2009年、第一完成单位)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防军工项目(涉密)(2008年、第一完成单位) 校训 勤以为学,信以立身
“勤以为学”是要求师生养成勤劳、勤奋、勤俭、勤恳的美德,并把它内化为每一个体的性格和品格,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勤是众德之首,万善之源,是兴家的法宝,立世的本源,也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保证。“勤以为学”是广大师生学习与工作、成人与成才的先决条件和行为法则。
“信以立身”是要求广大师生要养成诚信、忠信、守信、笃信的美德,具有坚定的信念、信仰、信心,养成信用、信实、践诺的个体品格和行为习惯,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信是五常之一,是一切道德或美德养成必须具备的条件,既可指个体单纯外的守诺行为,也可指个体由内而外显的诚信之实、守信之道。“信以立身”所揭示的做人做事要诀在于“信”,即诚信、忠信、守信、践诺,既要身心和谐,表里如一;又要言行一致、践诺履约。
勤以为学,信以立身体现了高校德育“会做人与善做事”的价值指向,彰显出“勤奋治学,诚信做人”的德育愿景。 校徽 学校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育,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有校学生合唱团、管乐团、民族舞蹈团、国标舞蹈团、话剧团等多个艺术团体,多次参加校内外各类文艺活动和比赛,获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已经举办了四届的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学校合唱团、管乐团均连续摘得一等奖的桂冠,舞蹈、话剧也均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
学生在课外科技活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以及文化、体育、艺术比赛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屡创佳绩。2004年-2010年,学生在全国和北京市各类学科科技竞赛中获奖1374人次,其中特等奖12人次、一等奖133人次。
2009年-2014年,学校学生在全国及北京市各类学科竞赛中共计获奖2000余人次,其中,我校的足球机器人water队在2010年、2011年和2013年三获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型组冠军,取得中国大学生参加机器人世界杯实物组最佳成绩,社会影响广泛。
学校捷能车队连续四年以优异的成绩蝉联全国Honda节能竞技大赛最佳技术奖,至2013年先后获得大赛所设全部奖项。
铸梦车队在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中获得年度综合奖一项,单项比赛亚军两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7235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5
下一篇 2022-10-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