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景德的人物经历

高景德的人物经历,第1张

高景德的人物经历

高景德(1922 02.05 - 1996 12.24),男,著名电机工程学家,清华大学原校长。
1922年2月5日,出生于陕西佳县,汉族。
1945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现名:西北工业大学)【1938年由北平大学、国立东北大学(现东北大学)、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焦作工学院(现中国矿业大学)组成】电机系。
毕业后,任西安西京电厂技术员,北京大学工学院电机系助教、讲师。
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1年,赴苏联列宁格勒加里宁工学院学习。
1956年,获苏联列宁格勒加里宁工学院技术科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获得前苏联博士学位第一人。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83年5月至1988年10月,出任清华大学校长。
1996年12月24日,在北京逝世。
历任: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科研处处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副校长、校长、校务委员会主任等职。
当选:
民盟中央第五、六、七届常委;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人物生平 高景德1922年2月5日,出生在陕西省佳县神泉堡村。1939年夏,高景德读完高中一年级后,决心转学西安。由于交通不便,他到那里时,所有的学校都已开学了。闭塞少知的乡下娃,真是一筹莫展,走投无路了。这时恰好初中教过他数学的老师白书元也到西安,出于对他学习能力的赞赏,这位白老师为他多方奔走,他终于转至陕西武功西北农学院附属高中学习了。由于学习成绩优异,高中毕业后,于1941年夏被保送进西北工学院。
西北工学院是抗日战争爆发后,由北洋大学、北平大学、东北大学及焦作工学院内迁陕西后合并而成。校址设于城固县的古路坝,地处山区,人烟稀少,交通很不方便。学校里图书设备极为匮乏。教师讲课,学生听课作习题几乎就是当时这所学校的唯一学习方式。高景德在这所学院里主攻电机工程,但没有条件做电机和电路的实验,只能晚上在麻油灯下复习教师白天在黑板上画的电路和电机。这种缺乏实践环节的学习生活使他相当苦恼。工学院毕业时,他23岁了。带着增加实际生产知识和锻炼实践能力的迫切心情,放弃了留校当助教的机会走进了西安西京发电厂。抗战胜利了,西北工学院来自北平的余谦六教授回北平后,即电邀他去北平任教。
高景德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把一颗心都扑在教育和科学事业上,在这两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到清华大学后,他担任了清华大学研究生处处长,从那时起他一直既进行学术工作,又担负行政管理工作。
1978年以后,祖国科学的春天终于到来了,1978年,他被任命为清华大学副校长等职,后于1983~1988年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在他接任校长时,正是清华大学经过有成效的努力,从巨大破坏中初步恢复了元气,开始进e69da5e887aa7a686964616f31333339666665入正常发展的时期。根据国家的需要和当时学校的实际情况,他特别强调了着重提高,在提高中发展的思想。在这一时期,清华大学在专业设置结构,人才培养层次,教学制度改革,教学条件充实,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都有较大的进展;其中尤以研究生的培养及科学研究的规模和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和发展。
1988年秋,清华大学校领导换届后,学校仍很重视他的作用,现为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在国家科技教育界,他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明评选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常委、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事长、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工卷编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与科学通报副主编、中国电工技术学报及杂志编辑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在我国教育科技界起着多方面的作用。跨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根据其学术贡献,1985年选他为该会特级会员(Fellow)。他历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七、八届委员及政协八届常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7238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5
下一篇 2022-10-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