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初期,已形成主要由本校毕业生组成的较强的教学力量。19世纪30年代后加强学术研究活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建立新型的科学研究机构。 该校曾培养出不少杰出的人才,如教育家K.D. 乌申斯基,诗人M.U.莱蒙托夫,作家I.S.屠格涅夫,A.I.赫尔岑,文学批评家B.G.别林斯基等。许多科学家,如“俄罗斯航空之父”N.E.茹科夫斯基、实验物理学奠基人A.G.斯托列托夫等,都曾在该校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成为苏联国立大学,并得到迅速发展。1940年获列宁勋章,并以罗蒙诺索夫的名字命名。1955年获劳动红旗勋章,在苏联科学教育界占有重要地位。现设有力学-数学、计算数学与控制论、物理、化学、生物、土壤、地质、地理、历史、语文、哲学、经济、法律、新闻、心理学等15个系。还设有亚非各国问题学院、社会科学教师进修学院和高校教师进修系、研究生部、高校预备部,以及核物理、天文、力学、人类学4个研究所。共有280个教研室,400余个实验室,100余个专用教室,12个教学科研实验站,1个计算中心,1个植物园,4 座天文观象台,3个博物馆(自然地理、动物学7a64e78988e69d8331333262383538、人类学) ,1座藏书约700万册的高尔基图书馆。共设460个专业 ,分别在日课部、夜课部和函授部进行。夜课在历史、语言文学、经济、法律、心理和新闻6个系开设,函授教学只在新闻系进行。日课部学制5年,夜课和函授部学制6年。一学年分两学期,每年9月开学,寒假20天,暑假2个月,学校规定外国学生入系前先在预科系按专业不同学习俄语及专业知识1年或1年半,通过俄语毕业考试才可入系。 攻读学士学位4年, 高中毕业攻读硕士学位5—6年,本科毕业 莫斯科大学
攻读硕士学位2年,硕士攻读博士3年。
中国高校的教学模式与学生风气:
中国高校历来是一块神圣的土地。百余年来这里是成长着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丰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独立思想,这一切又与先天下的严峻思想、刚正不阿的人格 *** 守以及勇锐的抗争精神相结合,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精神魅力。中国高校把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同重大研究有效地结合起来,在继续加强和发展基础学科的同时,着力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