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的祖籍来自意大利,自己不会讲意大利语。他一直从事建筑业的工作,估计是没有上过大学。妻子是有多种不同欧洲血统的美国人,也只能够讲英文,她在本地的一个图书馆工作。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
那一天,这位叫做麦克的先生,五十几岁的样子。他坐在餐桌前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吸着香烟,一边读着一本有半寸多厚的小说。
他告诉我,自己喜欢读书,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几乎是每二、三天就要读完一大本厚书。而且,他所读过的书基本上很少再读第二遍。这几十年来,他不仅能够坚持,而且,居然还一直有值得他阅读的书籍,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他基本上不买书,原因也很简单:
第一,因为他不存书,也不需要保留书籍供参考用。
再者,他太太在图书馆工作,他也很容易就能够借到书,也没有买书的必要。这里注意到,公共图书馆是对每个人开放的,他能够很容易借到书,并不是因为他有路子。他有个在图书馆工作的太太,可能更容易知道新书的到来,先下手为强,仅此而已。
其三,一本书三十几美元,买起来他也承担不起。特别是对他这个拥有一辈子读书爱好的人。在我看来,他的读书上瘾和国内人的搓麻将上瘾倒是有点类似。
对于这样的读者,我估计,传统的图书还是必须保留,除非有一天,电子书也是可以出借的,否则,那不是断了他们的“读”路了?这在美国也是一件很大的事情,我估计,是没有一个政治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为了节约经费之类的理由来做什么的。
他的太太平时读书比较少,但偶尔也读一些。原因,根据他的分析,应该是太忙,再者我估计,可能也是因为她每天在图书馆工作,已经在工作时间里读了很多书。
在美国的图书馆,有人专门负责读书和选择书籍。一本书,只有在有人读过之后,图书馆才能够决定要不要买进,特别是那些给小孩子读的书,每本都得有人事先把关。
几年前,有一次,我在图书馆写书,和那里的人谈起我当时正在写的《奥巴马大传》,“建议”他们在出版之后也买一本,或者,我送他们几本。可是,对方的回答却是:我们得有人读一下才行!言下之意,即使是白送的,我们也得看看,这是规矩。
今年夏天,两个孩子参加了游泳队,每一次,当孩子们都在水里面扑腾的时候,都能够看到不少的父母拿着书(纸的和电子的),在游泳池旁边的椅子上坐着,在那里津津有味地读着书。他们可没有一个是中国人意义上的知识分子!都是一些很普通的平民,拥有普通的工作,住在很普通的住房里面。也没有一个人告诉我,我们有意要将自家的孩子培养成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虽然我和他们混得挺熟的,有时候还能够相互之间开点“黄色”玩笑。她们之中,女性还占多数。
回到我们自己的经历,在美国,我个人没有读小说的习惯,所以,也很少“读书”。不过,每一天读和写的时间倒是占用了不小的一部分。最近几十年,我的生活也大多数在和文字相伴,虽然这些事情很难给我带来经济上的利益。虽然自己也不是中国人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但是,我们那些在美国出生和长大的孩子,倒确实是和书本一起成长起来的。如果有人告诉你:那个小孩子三岁的时候就开始读书,到十岁的时候,已经读完了上千册章回小说,那么,你千万不要怀疑。那种事情真实性的程度非常高,而且还很普遍。更有甚者,那还是她们自愿选择的结果,你很多时候想阻拦都不容易成功。至少,我们家的老大就是这样。
很多时候,我不得不警告她:读书太多,伤了眼睛,不值得。再说,那种小说,读那么多有什么意义。我记得,小时候,我妈妈就老是“骂我”,不该老捧着书读。那时候,我也有迷上小说的时候。如果那时候有像现在美国这样的阅读条件,或许呀,我也是一个作家了。
美国人很专业:对于不同的年龄段,图书馆藏有大量的专门为他们写的书。而我们这些华裔,想教自己的孩子中文,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是没法找到和不同程度对应,同时又是孩子们觉得有趣的中文读物。有的,似乎也还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历史遗产。也不知道,已经“富有”的中国人,为什么就“忘了”去做这么重要的“一点”事情。
在这样的环境长大的美国孩子,自然就会习惯并且喜欢上书籍了。中国的孩子,在长期的逼迫中,已经在小小年纪的时候就读伤了,养成了一种对书的恐惧和厌恶心理。
这就是美国人喜欢读书的原因。
这也是美国经济不可能被中国经济打垮的原因。
这也同样是,美国将继续领导世界潮流的原因。
中国人,什么时候能够也这样习惯性地爱书,并且,这种爱好也还能够很幸运地被满足?即使你只是一个很平凡的蓝领工人。
只有到了那种时候,中国才算是真正富有了。
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我们能够看到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