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双语教学 母语 目的语言
一、双语教学现状
双语教学从很早就引入我国,但真正兴起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所谓双语教学,实际上就是用不同于母语的语言进行的教育。我国目前实行双语教学的教学单位很多,几乎各省市都有。其覆盖的范围和跨度也很大,下至幼儿园,上至大学。在本文中,主要考虑大学双语教学,探讨了其利弊得失,以及我们的观点和研究结果。
广义上讲,凡是采用两种以上语言进行的教育活动均可称为双语教学。但人们普遍接受的双语教学指得是用母语之外的目的语言传授专业知识的教育活动。双语教学可分为下述几种:
(一)简单的语言教学,以传授目的语言为目的,并不涉及系统的专业知识
(二)词汇式双语教学,以母语为本体传授专业知识,同时用两种语言阐明专业词汇
(三)混合式双语教学,部分内容用目的语言传授,部分内容用母语传授。比例介于10~80%之间
(四)纯粹意义上的双语教学,所有内容,从教材到课堂讲授到讨论均采用目的语言
第1种情况不在本文讨论之列,在此仅对后三种情况加以阐述。目前高校中实行的双语教学以第2种和3种为主,而且通常是尝试性质的。第4种仅有部分实力较强的大学提供,而且主要集中在MBA方面。
二、双语教学概述
正如前文指出的那样,双语教学在我国的普及程度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四个方面:需求、成本、教员和生源。
在高校教育中,除了MBA等少数领域外,在其他专业领域,对双语教学的需求并不旺盛,并不像新闻媒体报道的那样。首先是受教一方的兴趣并不高,学生关注的是采用最有效的方法掌握知识,而并不是很在意是否要用目的语言(英语)掌握这些专业知识,学生们更在意的反倒是如何学好英语。这与双语教学的目的相去甚远。其次,教师们对双语教学的积极性也不高,除去观念上的原因和实际能力方面的原因,付出与得到的不成比例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是成本,双语教学所需的成本远高于普通教学,学校方需付出更多的成本,学生方也同样。如果这些增加的成本全部由校方承担,没有几个学校能大面积承受得起,学生更是如此。不像MBA,对于大多数专业,双语教学的好处短期内不明显,长期更是渺茫,有的只是理论上的潜在好处,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大多数学校认为,在普通大学生中推广双语教学,是件只见投入,难见产出的措施。在普通大学生眼中,如果不增加费用,倒是可有可无,如果这类费用由学生承担,有多少学生能承担的起?据统计,在中国的大学生中,只有50%左右的能承担起现在的大学教育费用,如果将费用转嫁到学生头上,势必引发诸多问题。关于这方面的讨论,笔者将在以后的文章中予以探讨。
第三,教员和生源。目前高校的教师中,按照最乐观的估计,能胜任双语教学的教师不超过10%。在不发达地区,情况更不乐观。加大对教师的培训,费用从何而来。即使解决了培训费用问题,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至于效果,就更难判断了。不同于MBA等少数领域,在大多数专业领域,双语教学对学生在语言方面的要求较高。以英语为例,英语4级并不够,而且同样掌握一门知识,采用双语教学,学生花的时间至少要增加50%。所以开始时,出于新鲜感,会有一些生源,但长期生源却得不到保证。而且,如果大面积地在高校推广双语教学,势必会将贫困大学生排除在外。
三、双语教学分析
目前对双语教学的宣传很多,大都强调、宣传双语教学的优点,主要论点包括:
(一)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接轨,随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迫切需要大量精通两种以上语言的人才,作为一种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有效手段,双语教学势在必行
例如,“用英语教学能使我们更好地检索、利用最新、最先进的科技文献。因为从20世纪中后期以后高水平科技文献绝大多数都是英文的,发表论文和专著、国际会议一般使用的也是英文。用英语掌握科学与技术能使中国学生更为自信地走向世界,更为有效地了解世界和参与国际交流,从而使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轻松地引进来和走出去”。
(二)多掌握一种语言,就多了一份生存的手段,多了一份了解外部先进世界的途径,多一份机会
“如果我们的教师只会用汉语教学,所有的课程都是汉语讲的,既不利于外国学生到中国来留学,也降低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三)学习、掌握、精通一门外语(主要是英语),能够多一种思维方式,学会从多种角度,从不同的观点看问题,从而提升我们的竞争能力
果真如此吗?的确,随着世界的一体化的加速,随着地球村的渐次成型,世界越来越小,交流、沟通日益方便和迫切,但我们真的需要大面积的双语教学吗?这个议题很大,无法在短短的一篇文章中详细阐明,在本文中,我们仅给出了简要介绍和说明。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需要大量能“走出去”的人才,但在大学生层面上,当他们走向社会时,只有少量人员会与国外有直接接触。绝大多数毕业生在近期,以及可以预期的将来,与国外同专业领域的直接交往并不会太多。至于阅读文献、资料,双语教学的确能有所帮助,但并不是很大。
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是以整体实力衡量的,主要由三方面体现,科研实力的强大性,教育体系的自洽性和自我完善性,以及高校软硬环境的和谐性。双语教学只是其中很小的一种手段,过于强调和追求它并不合适。在世界著名大学中,没有一所是因双语教学而成名的。相反,倒是一些二三流的学校以双语教学为名,实则以盈利为目的。
需要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高校的主要任务。多掌握一门语言,的确能多一种手段,多一种看问题的角度和思路。但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首先要掌握好母语。研究表明,世界上成熟、完备的语言本身是自洽的和可完善的,不同语言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述方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汉语以及英语。只有在充分掌握好母语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掌握、理解、使用另一种语言。不能以牺牲母语为代价,去追求所谓的双语。不能干削足适履的事。不幸的是,我国目前大学生的平均汉语水平较以往要低了很多,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四、建议和结束语
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方式,双语教学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过于夸大。双语教学牵涉的方面众多,成本、需求、资源、以及长期影响。考虑到这方方面面的因素,在目前以及可以预期的将来,在我国不适合大面积地推广双语教学,也不应过分宣传。
如果要开展的话,在有条件的高校,建议以选修课的形式、在较小的范围内尝试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建议采用宽进严出的方式,校方可考虑给予一定的资助。
走向世界是大势所趋,笔者认为,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应坚持汉语教学,同时大力探索新的教学理念,推广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双语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宜过于强调。同时还应避免流于形式,不应将语言教学和教学语言混淆起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